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如果關羽殺出重圍,蜀漢將會發生4種不可控場面,孔明將提前退休_劉備_劉封_諸葛亮


字體大小:
2025年5月08日 -
:       
 

原創

作者:史說新語

三國時期,蜀漢在劉備和諸葛亮的帶領下,最終的目標便是匡扶漢室,為此蜀漢多次進行了北伐大計,只可惜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且在這個過程中損兵折將。

尤其是關羽的死,一直是很多人心中難以過去的坎,但如果襄樊之戰後,關羽僥幸逃脫,回到了成都,那蜀漢的格局會不會有一番不一樣的天地呢?會出現怎樣的場面呢?

多番因素,名將隕落

漢中一戰之後,勝了曹操的劉備尚在為自己取得的成果而興奮,自己的二弟關羽卻是坐不住了,當時的他鎮守荊州,見漢中一役,信心倍增,發動了襄樊之戰。

amocity
amocity

  


彼時的關羽身負盛名,性情也難免桀驁,認定自己此番必然獲勝而歸。

關羽也確實是一位良將,在他的帶領下蜀軍打過不少的勝仗,又有之前勝利的經驗在,此番應當能實現自己心中的設想。

他的這份桀驁,讓他低估了曹魏的戰鬥力,當時的軍事力量實打實地論起來,曹軍是占優勢的。

可當時的曹軍也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優勢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們做了兩手准備,除了正面迎戰之外,他們還派人前往東吳遊說孫權。

當時的東吳與蜀國本是利益聯盟,且孫權雖然心動,但到底還是覺得不該背叛兩國聯盟,於是他便向關羽提出了二人做個兒女親家,正好能親上加親。

本是件好事,卻沒成想關羽不樂意了,他一直覺得孫權不過是江東鼠輩,“虎女焉嫁犬子”的話一出,徹底斷了兩者之間的輕易,東吳倒戈相向,關羽很快支撐不住。

求援兵又正好求到了關羽曾經結怨過的劉封那裏,對方磨蹭著不肯出兵,最終導致關羽被俘,又因為不願歸順東吳,而被處死。

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出了差錯,或許關羽真的能活著回到劉備身邊,如果他真的回去了,蜀漢會發生怎樣的變動呢?

聯盟破裂,情勢危機

雖說蜀漢上下都對關羽的死感到萬分痛惜,但如果關羽真的活著逃回來,蜀漢的情勢未必能有多好。

首先會發生的場面就是,劉備與孫權之間的利益聯盟徹底破裂,且因為關羽身處蜀漢陣營之中,必然主戰,絕不會在與東吳進行和談。

站在關羽的視角來看,孫權就是那個在自己危急時刻,不出手相助也就罷了,反而反手捅了自己一刀的叛徒,本身就瞧不上孫權的他,更會對他極其厭惡。

加上襄樊之戰的失敗與東吳脫不了乾系,蜀漢又多出了一個需要面對的敵人。

其次,本就與蜀漢水火不容的曹魏也一直在虎視眈眈,本身曹魏的軍力就要比蜀漢強上很多,無論關羽是不是活著回來,襄樊之戰的失敗已成定局,蜀軍損失慘重。

這場戰役本身就是關羽先帶兵發起的,曹魏算是應對的一方,如今他們仗打贏了,不代表這事情就算了了。

曹魏又策反了東吳,本就想要揮兵南下繼續對蜀漢動手的曹魏,更沒有收手的理由。

這兩種場面,是關羽活著回去之後,必然會同時發生的。一個兵強馬壯,一個國富力強,同時應對兩個敵人,蜀漢很容易陷入窮途末路的境地。

那麼除了外部兩國態度所導致的局面,關羽回去後,蜀漢內部又會發生什麼呢?

內訌加劇,分崩離析

關羽從來就不是個寬容大度的人,他雖然打了敗仗,但是在蜀漢和劉備心中的地位還是難以被撼動的。

回到劉備身邊之後他首先追責的,就是那個拖延時間,不派兵支援的劉封。

關羽與劉封之間本就有隔閡,身為劉備的義子,劉封在前線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勞,但是關羽卻提醒劉備提防,他將來可能會對劉禪的地位產生威脅,他認為有了親兒子,何必對養子這麼器重,此舉無異於養虎為患。

此事被劉封知曉,對方自然對關羽沒什麼好臉色,這才有了後來的故意拖延。

amocity
amocity

  


關羽身死之後,諸葛亮請求劉備處死劉封,但如果關羽活著回去了,雖說劉封有罪過,但畢竟沒有害關羽的性命,所以兩者之間的紛爭絕對不會停止,都是前線的將領,蜀漢的軍心極容易因為二人的私怨而不穩。

到時候,劉封與劉備之間嫌隙加重,反而真的會威脅到劉備的統治。

除了追責劉封之外,關羽還會與另一個人撕破臉皮,造成更難挽回的局面,這人便是諸葛亮。

雖說發動襄樊之戰是關羽一意孤行,但關羽當時也確實是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那麼他必然會向身為軍師的諸葛亮追責,質問他為何不出兵相助。

相比較而言,關羽的大局觀並不是多高的水平,所以諸葛亮當時的局面,兵力不足,漢中戰場尚在打掃,根本無法相助的理由,在關羽這行不通。

而且諸葛亮也絕對不會將這種理由說給關羽聽,畢竟這話說出口,感覺像是把問題推給了劉備,是因為劉備不下令發兵,他一個軍師怎麼能左右。

如果說關羽與劉封之間的明爭暗鬥,會讓蜀軍軍心不穩,而與諸葛亮之間生出的嫌隙,卻是會直接影響到朝堂。

有了這次,萬一下次諸葛亮再行部署的時候,關羽仍然不聽呢,到時候蜀漢何去何從,又不好說了。

諸葛亮若是一直夾在劉備和關羽之間,難保不受氣,若是覺得前途未卜,選擇提前歸隱也未可知。

關羽的死,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歸根究底造成這後果的是他發動的襄樊之戰,如果這場仗不打,或許蜀漢不會受此重創。

但只要這場戰役打了,關羽沒打贏,且以壓倒性的勝利給蜀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那麼就算是關羽安然無恙回到了成都,造成的影響都早已無法彌補。

他是一名出色的將領沒錯,但只靠著出色的個人能力,是沒辦法左右戰場的勝負的,這一點襄樊之戰便是印證,即便是關羽存活,蜀漢的氣數也不見得能得以延續。

相反,在關羽死後,蜀漢雖與東吳交惡,但不是沒有坐下來和談的可能性,劉封會被處死,蜀漢內部不會軍心渙散,反而凝聚一心,都想著為關羽報仇,氣勢更加高漲。

如此一來,不僅有了出兵的理由,有了其實更足的軍隊,還有了更多的後路,從這方面來看,似乎對蜀漢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