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平達:民族團結花滿校園,文化交融雨潤心田


2020年10月01日 - 文化小編 掌上保山 
   

保山日報

黃連河小學始建於1949年,學校占地1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96平方米; 現有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0人, 教師12人,其中傈僳族學生55人,傈僳族教師1人。十月金秋,萬山泛黃,層林盡染,迎著秋風,走進坐落在平達鄉傈傈族聚居地的被大山環抱的黃連河小學,一股濃鬱的民族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民族團結文化牆、民族團結黑板報、民族團結手抄報展板,具有特色的民族歌舞和民族課間操打歌讓人應接不暇。

為了大力弘揚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的主旋律,龍陵縣平達鄉黃連河小學把增強民族團結意識教育融入教材、課堂、活動、社會實踐,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歌舞等,從而培養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激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學生讀懂“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深刻含義,體會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此來推動黃連河小學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邁向新台階,讓民族團結花滿校園,文化交融雨潤心田。

加強雙語教學促進民族交融

“捉撒咳尼党咯啦,啊台咪共產党待儍莫”傈僳語,漢語為“幸福生活党給予,時刻感謝共產党”。這是在平達鄉黃連河小學聽到的一節特別的“雙語課”,當地傈僳族教師胡保德正在教三年級的學生學習傈僳語。傈僳族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黃連河小學通過開展傈僳語和漢語(雙語)教學,更好促進漢族學生與傈僳族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生活,讓漢族學生能深入了解傈僳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使他們從小對傈僳族傳統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同時,激發他們對傈僳族傳統文化的探索興趣。學校邀請本村傈僳族教師和懂得“雙語”的當地民間藝人定期到學校開展“雙語”教學,主要教會在校師生一些簡單的傈僳族日常用語,會唱當地傈僳族自創歌曲《感謝共產党》和其它原汁原味的傈僳打歌調,引導學生理解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幸福生活党給予,時刻感謝共產党。“我們傈僳族的孩子以前在家用傈僳語和家人交流,到學校基本都是說漢語,通過‘雙語’教學後,漢族的孩子也能用簡單的傈僳語和他們交流本民族傳統文化,我認為這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是非常好的。”擔任該校“雙語”教學的傈僳族教師胡保德介紹說。

上好開學第一課 民族團結一家親

通過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班會,著力增強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增進了民族感情,營造了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班主任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教學、講歷史民族英雄故事、身邊傈僳族先進典型故事、學生談自己對民族團結的認識等方式上好“開學第一課,民族一家親”,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我們學校主要是傈僳族和漢族學生,紮實有效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活動,使師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與黃連河小學校長楊榮錦老師的交流中了解到,今後,該校還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堅定不移地把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長期堅持開展下去,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廣大師生心中綻放。

民族團結文化牆 發揮大大凝聚力

黃連河小學隸屬平達鄉傈僳族聚居地黃連河村的一所完全小學,坐落在段家壩的一個小山坡上,走進校園,映入眼簾的就是獨具特色的傈僳族校園文化牆,濃濃的民族文化氛圍給人的驚喜就是“這個學校很特別”。校園裏栩栩如生的傈僳族文化牆,完美再現了當地傈僳族人民長期以來生產生活及變遷的場景,讓師生每天在校園裏都可以飽覽傈僳族歷史的起源、語言文字、非遺文化、民族風情等民族文化知識。教室裏通過制作民族團結一家親黑板報、手抄報、繪畫作品等形式,宣傳党中央關於民族團結的相關政策,宣傳平達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矚目成就,使全校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知識和風俗習慣,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於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各個方面,增強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責任感。

非遺文化進校園 民族文化“活”起來

黃連河村是龍陵縣傈僳族的主要發源地和聚居地,傈僳族從服飾到各種習俗均保持著本民族原汁原味的古老文明和文化,堪稱傈僳族文化的“博物館”。

黃連河的傈僳族素有“會講話就會唱歌,能走路就會跳舞”之說。能歌善舞與生俱來就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了他們的血液裏,傈僳族的歌舞都是隨意而起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可參與,因此,這裏的生態歌舞文化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特別是當地的百人“刮欠舞”(也叫打歌),一直廣泛流傳於其他民族為常年健身的一項廣場舞,為了傳承傈僳族的傳統文化,讓民族文化“活”起來,黃連河小學因地制宜,從學校實際出發,立足辦學特色,開設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課程”和大課間活動。

“叮鈴鈴……下課時間到了,請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操場上參加大課間活動吧”。頓時,校園廣播裏就傳來歡快的三弦打歌調,全校師生熟練地踏著調子圍成圈,手拉著手,步子整齊地“跳起跳起就跳起,跳起不怕腳踏皮”《刮吃巴巴捉一來》等原生態的民族舞蹈。這是黃連河小學一天中“玩”得最“嗨”的時光,師生個個盡情地唱著、跳著,藍天麗日下,鮮紅的五星紅旗在迎風招展,紅牆平頂的教學樓整齊矗立在校園裏,和著師生們的歡聲笑語奏成了一曲民族團結的華美樂章!

活動課上,傈僳族非遺文化傳承人正在用心地給老師和學生講解“嘟噠噠”的起源、制作方法和玩法等。“嘟噠噠”,傈僳族語,“嘟”,意為“拋起”,“噠”,意為“接住”。現已演變為“快來玩,大家快來一起玩”的意思。“嘟噠噠”是黃連河及附近傈僳族男女老幼都愛玩的傳統體育項目,不論是農閑、節日、聚會、喜慶日子都開展此項活動,“嘟噠噠”簡單、易學、易普及,又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且民族特色濃鬱,極富觀賞性,深受廣大群眾喜愛,2009年10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雲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為深入貫徹落實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校園各項舉措,黃連河小學特意邀請本村傈僳族非遺文化傳承人走進校園傳非遺,共創民族文化大繁榮的景象。師生一起玩起來時,只見一個學生左手拎草球的細葉,用右手掌心向上一抬,草球飛得老高,忽而又晃晃悠悠飄落而下,想不到有溝槽和柔毛的葉片,竟有這麼好的彈性,不等草球落地,另一個學生生怕接不著,又用雙手拼攏使勁向上抬,草球又高高飛起,成功的喜悅讓笑聲回蕩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體育課上,在教學樓後面的空地上,一群可愛的男孩子在傈僳族老師的親身示範指導下,開心地打陀螺,只見他們分成攻守兩隊,守方將陀螺鞭子纏繞在陀螺上,彎身從身後翻轉手腕,將陀螺往前拋再往後一拉,陀螺就旋轉起來了,攻方緊隨其後在規定距離瞄准打向守方的陀螺,每每打中以後,場上歡呼聲一片。“打陀螺”又叫“打老牛”,其歷史悠久,是平達男人們自小就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是一項深受各族人民喜愛的健身運動。1995年在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打陀螺被列為比賽項目。該校將打陀螺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之一,目的是讓學生在愉快地強身健體的同時更好地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促進民族文化交流。

音樂課上,教室裏傳來不一樣的優美動聽聲音,那是傈僳族獨具特色的傳統樂器“薩片麻姑”彈奏的旋律,“薩片麻姑”制作及演奏的代表性傳承人餘宗富夫婦正在耐心地教老師和學生。據了解,“薩片麻姑”是傈僳族發展歷史上一項不可或缺的文化見證,“麻姑”意為口弦,是傈僳族的一種古老而又獨具特色的傳統樂器。演奏時,“薩片麻姑”發出的聲音雖然細小,但卻非常悠揚婉轉動聽,黃連河傈僳族傳統樂器“薩片麻菇”於2013年10月被列為保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薩片麻菇’的制作和彈奏,是我小時候祖輩就傳下來的了,現在會的人也沒有幾個,學校能夠請我來傳承給學生,代代相傳,我真的很高興,這樣,我也不用擔心著這個技藝會失傳了。”餘宗富開心地和記者說著。

精耕細作,民族文化進校園碩果累累。黃連河小學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底蘊,通過搭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平台,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使民族地區特色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承和弘揚,有效推進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實現民族文化大融合,民族團結大收獲,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在貧困山區的每一個角落。(王佳鳳 李歡)

責編:劉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