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節氣養生」冬至這樣過,教你健康過冬


2020年12月24日 - 健康小編  
   

百色市中醫醫院

百色市中醫醫院官方帳號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俗話說,“數九寒天好養生”、“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從冬至開始,直到立春,共有45天,這段時間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養生:

(一)適當進補,養腎為主

冬至至立春,有以下三類人尤其需要進補。

素體陽虛之人
。主要表現為畏寒怕冷,經常手腳冰涼,小便清長,夜尿頻繁,大便稀溏,食欲不佳,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等。

年老體弱之人
。此類人群往往身患慢性疾病,甚至罹患多種疾病,需祛邪與扶正相結合。趁冬令進補時,需兼顧治療所患的慢性病症。這樣進補與治療交替進行,不但疾病可以得到控制,亦有助於增強體質。

易在冬季或夏季發病之人
。比如老慢支、凍瘡、關節炎等,容易在冬天發病。瘡瘍等易在夏天發作。凡是患有這些季節性疾病的人群都可趁此時進補,養腎固本,使人體正氣處於最佳狀態,以後在季節變化時疾病則不易發作。

(二)可多食用根類食物

冬至開始,陽氣逐漸萌發生長,此時人體最易吸收食物的精華。冬至至立春若能適當進補,來年一整年都能生龍活虎。一般冬令進補的最佳時間是冬至、小寒和大寒節氣的這段時間,共有45天,不僅能強健身體,還能夠消寒。

冬至之後,陽藏之極而一陽欲生,當多食根性食物。根得土氣最多,最有益於養生。按《內經》理論,人屬倮蟲,性屬土,因此人是土氣所化,亦必與土為伴而生長壯老已。食物中如蘿卜、紅薯、土豆、山藥、木薯之類,皆得土氣而成。

(三)培元固本,勿擾相火

冬至開始,一陽始生。由於生活與社會的壓力,人們容易出現陽氣過度升浮而虛火上擾,出現頭暈、耳鳴、失眠、煩躁等不適。故需要收斂浮火,使相火歸根,可吃點酸味的食物,或服烏梅湯,有助於收斂浮火。建議在這段時間忌過食煎炸、燒烤、火鍋、辣椒等刺激類食物,以免擾動相火。

(四)溫經姜療

督脈和太陽經行於人體的背後,通過艾灸和老姜共同作用,有助於通暢督脈和太陽經,從而促進氣血暢通,加強衛外功能,有助於預防寒邪。

從中醫的陰陽屬性上看,寒邪屬陰,下半身也屬陰,所以冬天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對於虛寒的人,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姜療過後可將使用過的老姜帶回分次進行泡腳,老姜通過艾條的熏蒸之後溫經散寒效果更強。泡腳以頭部微微出汗為度,不可泡至大汗淋漓,這樣反而會耗陽。

(五)三九天灸

天灸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依據“天人相應”的中醫理論,將精選藥物研成細末,用醋、酒、蛋清或姜汁等調成糊狀,或將中藥熬成膏劑,直接貼敷於穴位,通過腧穴經絡影響所屬髒腑,激發和調整機體內在的生理功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三九天自古被視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從冬至的次日算起,冬至為“一九天”的第一天,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第三個九天叫“三九”。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持續刺激穴位,具有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散寒、祛風通絡的作用。三九天灸作為傳統天灸的一種,屬於中醫傳統灸法中非火熱灸,又名自灸、冷灸,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

三九灸與炎夏的三伏灸,前者法於“秋冬養陰”,後者法於“春夏養陽”,三九灸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灸的療效,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一陰一陽相互配合,舒經活絡,調節髒腑,充分體現中醫“治未病”思想,能夠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其療效相得益彰。

三九天灸治療時間

一九: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二九: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三九: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加強貼: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治未病科

百色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是集門診、健康評估和健康干預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預防保健科室。現設有健康信息采集室、體質辨識室、健康評估室、健康指導室、健康宣教區、未病干預室等。

理念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複。

服務對象

針對體質偏頗人群、亞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後康複人群等。

服務對象

中醫體質辨識、健康狀態評估(包括中醫經絡、四診儀、紅外熱成像等檢測)、中醫健康管理(包括起居、情志、飲食等方面);

開展中醫體質調理;

藥膳食療飲食指導;

傳統中醫技術治療,包括針刺、艾灸、拔罐、穴位埋線、督脈灸、產後康複推拿、乳腺推拿調治、頸腰腿不適推拿、面部美容調治等特色治療干預養生方法。

來源:百色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