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重任在肩!我們是長征系列火箭新一代


2020年12月25日 - 宇宙小編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2016年6月22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垂直轉運過程中。

新一代運載火箭讓中國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得更遠

“十三五”期間,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不斷提升能力和發射次數,讓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得更遠。五年間,以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等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遠征系列上面級研制並首飛成功,大大加快了我國高軌衛星組網速度。

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

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具備海上發射能力的國家;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長征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天問”火星探測器,中國邁出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長征五號遙五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地采樣返回;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全部北鬥導航發射衛星的任務,助力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

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先後將天宮二號試驗室、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五年,火箭院負責研制的運載火箭持續高密度發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年度發射次數突破14次,由火箭院負責研制的火箭發射次數突破200次,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發射次數突破100次。

此外重型運載火箭完成關深研制,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中國火箭改組成立並實現市場化融資,捷龍一號首飛成功,“龍”系列商業運載火箭登上歷史舞台。

商業航天發展穩步推進

“十三五”期間,國際商業航天市場蓬勃發展,火箭院抓總研制的火箭先後為老撾、白俄羅斯等國提供了國際商業發射服務。

2015年老撾一號廣播通信衛星項目中,火箭院首創“天地一體化+商業運營”新模式,為長征火箭拓展國際商業發射市場開辟了新思路。未來,長征火箭不僅可以憑借其高可靠性、低成本、強履約能力等優勢,較好地承擔航天發射服務,還可以通過建設地面應用系統、培養航天科技人才,參與運營管理衛星資產等形式為用戶提供整體服務。這種全新模式將極大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成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國小衛星市場發展迅速,為滿足消費者多元的發射需求,火箭院組建了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打造商業航天平台公司,推出了“太空專車”“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3型“太空車”概念,為客戶提供天地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優化組合的發射資源配置等多種產品和服務。

2019年8月17日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千乘一號01星”“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

2019年8月17日捷龍一號火箭首飛成功,該型火箭是火箭院面向小衛星發射市場專門研制的微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其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50千克,是世界上單位載荷入軌成本最低的火箭之一。“捷龍號”瞄准微小衛星發射市場,將為微小衛星的驗證、星座組網和補網提供更加靈活、經濟、迅速的渠道。

此外,今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完成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如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制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定制火箭”變為“通用火箭”

“十三五”期間,面對高強密度發射,火箭院提出火箭去型號化、去任務化的管理理念。通過開展多個火箭構型部段級、單機級產品的統型工作,實現硬件產品和軟件框架的通用,增加產品的通用化水平;從設計上變“定制火箭”為“通用火箭”,通過提高火箭對不同任務的適應性,實現任務調整時,火箭經最小程度適應性更改即能應用於其他任務,將一發火箭任務調整周期由原來的18個月降低至4至5個月。

同時,轉變原有小批量/單件生產、單一供方和自給自足的傳統生產模式,組織實施運載火箭百發批產,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積極響應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求,在元器件、原材料及傳感器等電氣產品方面加大民營公司的參與力度,充分發揮其靈活、快速的優勢。目前現役火箭已可實現40發/年總裝總測和發射能力,新一代火箭可實現5-8發/年的總裝總測和發射能力,實現了組批投產。

此外,通過不斷優化運輸流程、發射場流程和整星發射服務流程,將常溫液體火箭的發射場流程從原35天精簡至15天。長征十一號火箭更是具備全天候數小時內發射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國快速進入太空能力。

“未來,火箭院將以精細化流程管理為鑰匙,把制度和標准與工作相結合,每件工作都責任到崗、落實到人,以技術創新加管理創新的‘雙創新’模式,加速推動航天強國建設。
”火箭院党委書記李明華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通訊員 王偉童

編輯:楊萌 匡峰

流程編輯 邰紹峰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