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唐代楚漢英雄人物篇,西楚霸王項羽


2021年6月19日 - 歷史小編 大珊珊講曆史 
   

大珊珊講歷史

血肉豐滿的歷史人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少有一場戰爭能夠像楚漢戰爭一樣跌宕起伏、名聞千古,也很少有一場戰爭能夠像楚漢戰爭一樣充滿魅力、影響深遠。屈辱與奮進,忠誠與背叛,英雄與美人,戰爭與和平,一個個血肉豐滿的歷史人物和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流傳千年,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准則。作為這場曠世大戲的主角之一,項羽的光芒短暫而又熾熱。他剛猛善戰,勇冠三軍,憑借項氏一族的餘威和叔父項梁打下的基業迅速成長為反秦起義的領袖,在諸侯軍的協助下結束了秦王朝的命運。然而這位驕傲強橫、不可一世的亂世英雄卻在崛起後短短八年之間國破身亡,淪為了這場角逐的失敗者。

成為統治階層和文人墨客資治垂鑒、吟詠歎惋的對象

秦末風雲變幻之際,項羽隨叔父項梁起兵,而後迅速成長為反秦起義的領袖和宰執天下的霸主。項羽有拔山之力、蓋代之才,是勇猛善戰的將領、撥亂天下的英雄,但也是自身悲劇命運的締造者,他坑降卒、弑義帝、阻諫議、棄謀臣,剛褊自用、暴戾恣睢,好行小惠而不施仁政,終於喪失民心、霸業傾頹。“中國民族,可算是最看重歷史的民族;中國文化,亦可說是最看重歷史的文化”(錢穆《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史學與文學》),重史崇史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征,在宗漢意識強烈的唐朝,項羽不斷成為統治階層和文人墨客資治垂鑒、吟詠歎惋的對象。

項羽的強烈興廢感自然引起了唐代君臣的關注

“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詩·大雅·蕩》),中國曆朝統治者與史學家都非常重視總結歷史經驗,他們運用歷史文獻來探知與把握社會興亡盛衰的各種原因,對古史的教化垂鑒功能積澱了許多深刻獨到的認識。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漢與唐是兩個同樣強大的王朝,她們都實現了政治上的長期統一,且形成過程極其相似。因此,同漢高祖劉邦當年在朝堂上與群臣討論楚亡漢興的原因一樣,唐初的統治者也十分注重從前代歷史中吸取教訓。項羽作為秦末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和楚漢戰爭的失敗者,他短暫的政治生涯所包含的強烈興廢感自然引起了唐代君臣的關注。

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項羽的評價呈現出不同的態勢

通過對唐代項羽評論資料的整理與研究可以發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項羽的評價呈現出不同的態勢。從唐朝的建立到安史之亂之前,社會發展逐步安定並日漸繁榮,對項羽的評價主要是為了以史為鑒、防患於未然,或是為了歌頌新王朝誕生的合理性、贊美當代最高統治者受命於天的功德。安史之亂爆發後,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唐王朝開始逐步走向衰亡,之後又發生了朱泚之亂、甘露之變等重大政治變故,朝廷更是元氣大傷。急於從前代尋找治亂經驗的文人政客將目光放在了項羽身上,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項羽戰敗的原因,以求獲得對現實社會的幫助。

期望天下太平、是唐代人士評判項羽這一歷史人物的普遍心態

然而飽受內憂外患侵蝕的唐王朝已經是日薄西山、大廈將傾,無法逃離現實的唐末文人只能借項羽的悲劇結局來抒發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哀歎以及世事變遷的滄桑感。另外,不同的文體往往能反映出不同群體對項羽的評價特點,史學家和政治家多以客觀冷靜的筆調分析、評論項羽,文人墨客在評價項羽時往往情懷激烈,而項羽形象在民間文學的傳播中又呈現出通俗化、演義化的趨勢。雖然不同時期下、不同文體中的項羽評價特點各有不同,但唐人的宗漢意識卻貫穿始終,是影響項羽在唐代接受與評價狀況的潛在因素。贊美仁君,崇尚仁政,貶斥暴君暴政,期望天下太平、仁德廣施,則是唐代人士評判項羽這一歷史人物的普遍心態。

敦煌歌辭中對項羽的評價

敦煌遺書的發掘補充了項羽形象在下層文人和普通民眾間的接受和傳播情況。《漢將王陵變》中的項羽慘無人道、虛偽吝嗇,《捉季布傳文》中的項羽是IV天命不與的虎狼之主。變文的作者之所以將項羽形象刻畫得如此醜惡與當時的歷史環境緊密相關。被吐蕃攻占後,不甘受異族統治的敦煌人民希望能有一位像漢高祖一樣能以弱勝強、統一祖國的君主帶領自己重返家園,而把對吐蕃政權的怨恨之情投注到對項羽的人物塑造中。除了變文,敦煌歌辭中評價項羽的內容則以批評他不聽勸諫、不善用人為主。

“盛世修史”的古諺在唐代名副其實

該書不僅給後代統治者提供了寶貴的施政經驗,也為我們展現了唐人評價項羽的多重視角。另外,唐代還誕生了中國歷史上首部系統性的史學理論專著——《史通》,影響頗為深遠。除此之外,門類紛雜、數量龐厚的其他史類文獻如別史、雜史、方志、野史、史評等等,也占有相當大比例。這種現象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唐代史學文化之所以能夠如此繁榮,既是史學自身發展的邏輯結果,也是唐代宏大歷史氛圍下的必然產物,“盛世修史”的古諺在唐代可謂名副其實。

項羽是同時具備才智和膽氣的英雄

東漢末年,君昏臣亂,民不聊生,黃巾起義,軍閥混戰,東漢朝廷名存實亡,中國歷史迎來了鼎分天下的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劉劭所作的《人物志》是一部論辨人才的專著,主張以外在之表現,推斷人物才氣之短長。“英可以為相,雄可以為將,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在劉劭看來,項羽是同時具備才智和膽氣的英雄。同時他也指出,只有英才統攝雄才,方能成就大業。項羽“不能聽采奇異,有一範增不用,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高祖。”說明劉、項二人雖然都身兼“英”“雄”,但項羽雄氣有餘而英分不足,故不能使能任賢、駕馭群才。《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魏三公奏》曰:“項羽罪十,漢祖不舍。權所犯罪釁明白,非仁恩所養,宇宙所容”,代表了曹魏主流人士對項羽的否定。

分歧

先唐項羽評論資料主要為子書類與史書類文獻,史官和政治家對項羽的評價總體上以批評為主,尤其是魏晉之前,鮮少有褒贊項羽之語。進入魏晉時期,項羽評價出現了明顯的分裂趨勢,項羽形象的爭議性開始突現。這一時期除了對項羽人格和施政手段的批評外,還出現了肯定其軍事才能的聲音。這種分歧源於戰亂頻仍的時代背景和生成於此時的英雄觀念。魏晉時期救世呼聲高漲,注重才能唐代楚漢人物評論資料整理與研究——項羽篇緒論5而輕忽道德的思想盛行,所以項羽這類撥亂天下的“英雄”成為了渴望建功之士尊崇的理想人格形象。

結語

《史記·項羽本紀》是項羽形象產生的主要源頭,後人在接受《史記》的過程中對項羽形象產生了不同的解讀,進而引發對這一形象的不同闡釋,而個人的創作活動又與他所生存的社會歷史環境緊密相關。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和審美經驗能夠賦予歷史人物更加豐富的層次和內涵,唐代特有的時代風貌也必然會給接受領域中的項羽形象增添新的色彩。研究歷史人物在不同語境中的動態發展亦能揭示出這一時期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尤其能反映出重要事件給人們心靈深處帶來的震動。因此,對唐代項羽評論資料進行整理與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