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比亞迪汽車探訪川藏鐵路拉林段,致敬“最難建鐵路”的開路者


2021年7月05日 - 汽車小編 南京晨報 
   

南京晨報

南京晨報官方帳號

2021年4月26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連接拉薩到林芝的拉林鐵路全線接觸網成功送電,標志著拉林鐵路電氣化建設基本完成,為鐵路今年6月25日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拉林鐵路正式通車之前,鳳凰網聯合比亞迪汽車進行了一次特別的探訪。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同鳳凰網攝制組一起前往巴玉隧道的所在地——山南市加查縣,去揭秘這條鐵路建設背後的故事,拜訪參與鐵路建設的中國鐵路人、開路的英雄們。

人們常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藏鐵路的建設更是難上加難。

2014年12月,川藏線開工建設。這是全球第一條高海拔雙線電氣化鐵路,全長1838公里,項目總投資約3198億元,穿橫斷山脈至青藏高原,累計爬升高度超過1.4萬米,沿途翻越21座平均海拔高達4400米的雪山,跨越14條大江大河。途中還會遭遇許多極端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需要面對崇山峻嶺、複雜地質、山地災害、高原缺氧、季節凍土、生態環保等建設難題,被稱為“最難建的鐵路”。

拉林段是川藏線上的先行試驗段,然而想要建成這條鐵路,就必須要打通埋深2000米、全長13公里的巴玉隧道。這條隧道是世界上首條重度岩爆鐵路隧道,岩爆段占隧道總長的94%,岩爆發生的強度大、頻率高,被建設者稱為“石頭像炮彈一樣飛的隧道”。

曾參與拉林鐵路建設前期地質勘察與線路設計工作的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拉林鐵路配合施工項目部副經理張敏介紹了這條鐵路的修建難度。他說,拉林鐵路在建設過程中經過了幾個地貌單元,地質條件十分複雜,為規避很多地質問題,全線一共有16次跨江,橋梁跟隧道的比例占到75%以上。

巴玉隧道,因為岩爆高地溫等地質災害,成為川藏線拉林段乃至世界隧道施工史上都罕見的硬骨頭。中鐵十二局集團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總工程師楊文斌介紹說,巴玉隧道建設過程中,因為考慮到高原系數,一個工作面的人員大概在100-120人左右,在內地一個開挖工序可能需要14個人,在這裏就需要20個人。隧道內高溫高濕,楊文斌總工程師形容說“就像進了桑拿房一樣”。工人一天施工過程中,體感溫度在45度左右,至少要換兩套衣服。為應對這種情況,建設團隊在洞外建了兩座制冰站,一天可以產20噸,冰塊送到作業面降溫。因為條件實在艱苦,在巴玉隧道修建的六年時間裏,光工人班組就換了六個隊伍。

曾經三次缺氧昏厥,卻依然堅持在自己工作崗位的巴玉隧道進口工區技術主管徐成成,從大學畢業後就來到巴玉隧道,經曆了大大小小的危險。他說道:“洞內溫差大,裏邊環境爆破完粉塵特別大,基本上兩三米就看不見人了,長時間在這種環境工作不通風的話,馬上就會暈倒。”在談及施工過程中,頻頻遇到岩爆現象時,他說:“94%的路段都有岩爆,每天都在經曆大大小小的岩爆,有一次特別大的岩爆,整個把挖掘機砸在了裏面,只看見一個挖機臂,那天正好我還在洞裏……”面對重重困難危險,徐成成沒有絲毫怨言,這位年輕的工程師深情感慨道:“每個人都有愛國情,人生就是要奉獻自己的價值給國家。”

通過一系列的探訪,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感慨道“這些平凡而執著的鐵路人,默默地為我們的國家建設開路,太不容易了。中國汽車也是一樣的,像我們比亞迪,用刀片電池,讓電動車更安全,用DM-i超級混動技術,讓更多原來要選擇燃油車的人去選擇電動車。我們要用產業發展、用技術創新,去解決國家的能源安全問題,我覺得這也是為國開路。”李雲飛說。

無論是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建設川藏鐵路的鐵路人,還是用技術創新引領中國新能源汽車之路的汽車人,都以一份“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責任與擔當,在各自的領域譜寫著為國開路的壯麗人生,為中國的未來出行、區域互通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著世界交通能源加速轉型,用二次能源驅動城市交通體系發展將成為未來趨勢。其中,在汽車交通領域,汽車電動化方向已然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公認的未來演化方向。而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作為國產自主品牌,憑借核心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成功實現換道超車,給行業帶來革命性改變,書寫著“國貨當自強”的時代精神。

川藏鐵路的修建為西藏發展開路,用科技力量鑄就超級工程,用科技創新增強民族自信。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創新同樣貫穿始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通過了最為嚴苛的針刺測試,將動力電池的安全標准提升到新的高度上。在新能源這條賽道上,比亞迪不斷進行技術上的迭代創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辟了一條全新道路。

此次節目錄制中,比亞迪以可靠的品質和性能,全程保障了節目的攝制完成。正如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所說,“有很多路是有形的,也有很多路是無形的,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崗位、每個個體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我覺得就是開路者。”

編輯:林力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