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道教養生學發展史的五個階段


2021年7月21日 - 健康小編 遵生養命 
   

遵生養命

金牌寵粉官,健身領域愛好者

道教是世界各大宗教中,唯一倡導尊重人生,追求人類健康長壽,希冀得道成仙的宗教,故它樂生、重生和貴生。並在長期實踐中,創立了系統的養生理論,尋求到科學的養生方法,撰寫了大量養生著作,形成體系龐大、包羅萬象的道教養生學。道教養生學,堪稱中國傳統養生學集大成者。

道教養生學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淵源於中國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莊道家煉養學說及秦漢方仙道、黃老道發展的必然結果。

道教養生學的源頭是從帶有傳奇色彩的伏羲氏開始的。伏羲當年仰觀、俯察創立八卦,代表著八個方向,形成了一個圖式,奠定了符號學的基礎。

《易·系辭下》 上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可見太極八卦是我們先祖從觀察天地萬物而得來的。

伏羲之後,黃帝將醫學、哲學、卜辭等引入其中,遂使道家成形,亦開創了道教養生文化的先河。如今我們都自稱是炎黃子孫,卻不知道教之祖非老子一人,黃帝才是道教真正的創始人,所以道教的學問也被稱之為“黃老之術”。魯迅曾說過,“中國根底全在道教”。

中國人的思維習慣都可以在道教找到根源。黃帝是道教、也是道教養生學的創始人。

自黃帝之後,從道教發展史上看,道教養生學大體上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

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這一階段奠定了道教養生學的理論基礎,並得以廣泛實踐。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說,是以老、莊為代表的。他們的學術思想是道教養生學的理論基礎。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都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即“是謂深根,固抵,長生久視之諾,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教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及動形達鬱的主張,形成了道教養生理論,對以後道教養生學的發展,起到很大影響和促進作用。

第二階段是秦漢時期。

此階段,各種養生之術俱已成型,尤以守一、內丹、房中術、符籙最為系統。

西漢初期,道家重視清靜無為的黃老哲學,並且將陰陽、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充分地吸收進來。如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論六一要旨”雲:“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可以看出,這是承襲了先秦道家貴生、養神的思想。

漢武帝既崇尚儒術,又祟信神仙,於是方士們逐漸將黃老之學與神仙術結合,形成為具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宣稱“養神保真”之法,可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事實上歷代道家養生名家幾乎都是以其養生術而傳世的。

此時道教所行養生之術很多,如外丹、內丹、服氣、吐納、服餌、辟谷、存思、導引、行蹻、動功等等,這是將古代所流行的養生之術,皆吸取進來,加以發揮 ,形成完整的養生學系統。

東漢道醫張仲景,除了繼承了先秦時期的醫學理論,博采眾長,著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外,也從病因學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養生觀點。

1、養慎。養慎即調護機體以順應四時之變,仲景認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幹忤經絡,……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金匱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明確指出,注意四時變化,外避虛邪賊風,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

2、調和五味。仲景特別強調飲食與養生的關系,“凡飲食滋味以養於身,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金匱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明確指出,飲食之冷熱、五味之調和,以適宜為度,方可起到養生作用。反之,於身體有害。

3、提倡導引。仲景對導引吐納也十分重視,他主張用動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匱要略》中雲:“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勿令九竅閉塞”。

張仲景的上述養生思想,具體體現了中醫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

東漢時期的道士魏伯陽,總結了前人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三卷,闡述了煉丹的理論和練氣的理論和方法。同時,亦如實地指出了金石對人的危害。書中有關氣功的論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參考價值。而其所述煉丹之術,在化學史上亦有重要貢獻。

第三階段是西晉至唐末

這一階段道教養生學進入成熟期,形成顧四時、調情志、節飲食、宜小勞、慎房事、行氣吐納等幾個方面的養生理論和實踐,內丹與外丹混合修煉。

西晉道士葛洪,精研道教理論,在養生方面做出很大貢獻。他從預防為主的思想出發,首先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認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長壽。葛洪對於導引、吐納等養生術也十分重視。在他所著的《抱樸子釋滯》中指出:“行氣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並詳述其要領。葛洪對煉丹之術也進行了研究,他在《仙藥》中論及的植物的如靈芝、茯苓、地黃、麥冬、巨勝子、楮實子、黃精、槐實、菊花等,經現代研究分析證實,確有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作用。當然,他的金丹長生之論在養生方面並不足取,但在化學上卻是一大貢獻。

南朝的著名養生家陶弘景,精於醫學,通曉道家思想,“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精研,便有養生之志”(《梁書·處士傳》)。他輯錄了“上自農黃以來,下及魏晉之際”的許多養生文獻,而成《養性延命原》一書,為現存最早的一部養生學專著。全書共二卷分為:教誡、食誡、雜誡、服氣療病、導引按摩、禦女損益等六篇。書中論述的養生法則和方術甚多,概括起來,大致有:顧四時、調情志、節飲食、宜小勞、慎房事、行氣吐納等幾個方面。《養性延命錄》收集了先秦及兩漢時期的養生文獻,也反映了陶弘景的養生學思想,這本養生專集對於推動養生學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隋朝時期的氣功繼承了兩晉南北朝的練氣成就,練氣術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諸病源候論》所載導引法二百六十餘式,用於健身,治內、外、婦科等疾病。在《周易參同契》的基礎上,繼承許遜之說,當時,多稱練氣養生法為“內丹術”,練氣術叫“修丹”或“煉丹”。隋以後至唐,內丹之術曾興盛一時。也有外丹與內丹混用的情況,致使服食外丹而斃命(外丹多為鉛汞等有毒成分做成)者亦不少見。

唐代道士孫思邈躬身實踐,其學術思想兼融醫、道、佛於一家,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所創“調氣法”、“導引法”簡明易學,較適合老年患者需要。王玄覽著《玄珠錄》論述氣功狀態下的特殊生理功能作用。司馬承禎著《修真秘旨》、《坐忘論》、《服氣精義論》、《天隱子》等書,應用練氣術健身攝生預防,延年卻老。還有,鐘離權認為練氣養生法是持身之大道;呂洞賓主張習練內氣以補陽為法;王泰用練氣養生法防治老年病;施肩吾著《養生辨疑訣》認為“學道可以長生”,還著《鐘呂傳道記》,闡發練氣的各個方面,為練氣的防治應用做出了有益的貢獻,等等。連文學家白居易也作《求玄珠賦》和《動靜交相養賦》,闡述練氣術的動靜作用,對後世很有影響。

第四階段為宋元明清

這一階段道教養生諸派漸歸內丹一途,出現了南宗、北宗兩派,也分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宋元時期練氣術的發展,儒道釋醫各家都有一定貢獻。理論上集三家(道、儒及釋)之長融為一體。實踐方面用以治療各種神形失調性疾病,尤以健身、防治老年病見長。

基本理論方面,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應用太極、八卦知識,說明整體與局部、動與靜之間的辯證關系,對練氣認識動靜之間的變化是一大促進。以後,朱熹繼承其說,興理學的研究,有“主靜”、“德性”、“存心”諸說,客觀上促進了練氣基本理論的發展,並應用理論指導實踐。

宋元時期道教養生專著很多,如張君房輯的《雲笈七簽》,是道藏輯要,被後世譽為小道藏,除宗教教義、教規的論述外,較多的是練氣著述。張伯端的《悟真篇》提倡悟性,是宋代很有影響的內丹專著,與《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參同契》、《黃庭經》並列為道家四大經典。陳泥丸的《大道歌》論述內丹養生延年的作用,曾慥的《至遊子》認為內丹健身“能通道化,虛明則通”,白玉贍講述的內丹有“萬法歸一”、“精神與氣常保全”的理論,影響更為深遠。

在繼承前人養生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道教內部,逐漸形成南北兩派的內丹學說。

北宗是宋末元初陝西人王重陽祖師所創,其丹法以性修圓明而得丹。關於北宗丹法,於心性要求嚴格,在寂靜虛空中,得清淨水源之藥物發生,然後采取水火既濟,大丹成就。當代學者胡孚琛在其《丹道十二講》中說:“北派功夫先從入靜煉性起修,把最難的一關放在前頭,往往十多年下去還是無法達到心如止水,鉛虎不生難降汞龍,如何凝成一塊紫金丹呢!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學術界的學者們也是‘日與心鬥’,難得有靜心的條件,因之南宗丹法成了一條較實際的入門途徑。”

南宗是北宋時期浙江天台張伯端創立,經五祖白玉蟾發展形成。以先命後性為其功法大要,以大丹結就而練化真性,《悟真篇》是其代表著作。南宗主張以內丹為修仙的不二法門,以性命雙修為其內煉大旨,務以得丹為修煉起手法則,所以稱為“先命後性”。其法以玄關妙用為鼎爐,以元神元氣為藥物,以真意為火候,通過內煉,使身中真陰真陽凝聚不散,結成大丹,從而使性命相合,達到人體身心慧力完美和諧、長生久視的目的。

金元時期,道教對修煉內丹也多有發揮。劉完素說 “飲食者調其形,起居者調其神”,李東垣認為“夜半收心,靜坐片時”可“升發元氣”,朱丹溪主張“調息養神”。馬丹陽著《神光燦》、《洞玄金玉集》也同論內丹。譚處瑞著《元珠歌》、《落魄歌》對內丹也多有益之論。丘處機著《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可以說是內丹養生學專著。

明清時期,內丹健身強體應用較盛,儒、釋、道各家都有專論。著述有蘭茂所著的《性天風月通玄記》,提倡人與自然相應。李時珍著《奇經八脈考》,說明經絡是修煉內丹時氣血運行的通道。其他醫家的論著裏,多有闡發內丹養生的專篇。如徐春圃在《古今醫統》裏說:“攝生之要,莫大乎存想。”他還介紹了多種動功功法,防治疾病。龔廷賢也在《壽世保元》中介紹了內丹養生的具體做法:“每子午卯酉時,於靜室中,厚褥鋪於榻上,盤腳趺坐,瞑目不視,以綿塞耳,心絕念慮,以意隨呼,一往一來,上下於心腎之間,勿急勿徐,任其自然。坐一柱香,覺得口鼻之氣不粗,漸漸和柔。又一柱香後,覺得口鼻之氣,似無出入,然後緩緩伸足開目,去耳塞,下榻數步,偃臥榻上,少睡片刻起來,啜粥半碗,不可作勞惱怒,以損靜功”。

《普濟方》沿《聖濟總錄》之道,也引錄內丹養生法作為健身強體、防治疾病的方法。李士材著《刪補頤生微論》並附修攝法二十五條,可以說是二十五個練氣功法。《醫門法律》有“和暢性情”之論,實際是應用練氣調節精神。李梴提倡導引健身,有開關法、起髀法、開鬱法,用以調理血脈,疏通關節,強壯身體,祛邪治病。更為突出的是龔居中應用練氣,治療“咳嗽齁喘,肺病勞瘵”。清陳士鐸有先春養陽法,先夏養陰法,先秋養陰法,先冬養陽法,與自然一一相應,調節身體各部之陰陽。沈金鼇在《雜病源流犀燭》中錄有“運功規法”,並在內科雜病證治(藥)之後附練氣療法。還有醫家用以治五官疾病,用之廣泛,不勝枚舉。

第五階段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與此同時,逐漸興起全盤否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恩潮,對民族文化采取民族虛無主義態度,使道教養生學也因之而瀕於夭折,道教養生著作很少,理論和方法亦無任何進展,處於自發地、緩慢地發展階段。

從民國初年開始,在知識分子階層中,道教養生學得以一定發展,當時靜坐較為風行。上海蔣維喬的《因是子靜坐法》是當時靜坐法的代表作。之後,他又專心學佛,改習止觀法,寫成《因是子靜坐法續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道教養生學也因之得到較大發展。特別是党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國家的強盛、人民生活的富裕,政府更加關注民生、關注人民的健康;每個家庭,每個公民,也都更重視提高生活質量,關注自身的健康長壽問題,故而使道教養生學,得以快速發展,出現了蓬勃向上局面,呈現歷史最佳發展期。

這一時期出現許多研究道教內丹術的專著,如《性命要旨》、《丹經指南》、《大成捷要》等。與此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內氣周流循環示意圖,如“內經圖”、“丹成九轉圖”、“修真圖”、“煉性修真全圖”等。這些圖示比較形象地表明了內丹術的氣行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