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歷史上英年早逝的牛逼人物,你對哪一個最感到惋惜?


2021年10月29日 - 歷史小編 清茶成長說 
   

清茶成長說

我們常常用“天妒英才”形容那些才華卓著又英年早逝的人,他們在青年或者壯年,已經取得了普通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成就,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過早離開了這個世界。後人常常會做假設,如果亞歷山大能活到七十歲,西方歷史會有怎樣的不同;如果宣德皇帝能活到六十歲,土木堡之變的悲劇能否避免;如果納蘭性德能活到五十歲,世間又會增添多少美妙的詩詞。可惜歷史就是歷史,不會因為現代人的種種設想而改變。讓我們回顧幾位英年早逝的牛逼人物,誰的死亡最讓你感到惋惜?

NO.1 霍去病

一段言簡意賅、信息量很大的對話:

衛青:參見姐夫!

漢武帝:姐夫請起!

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所以漢武帝叫他姐夫;同樣,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皇后,所以他也要叫劉徹姐夫。霍去病身為衛青的外甥,年紀輕輕就過上了貴族生活,平時有機會接觸到當今天子,並取得漢武帝的信任,成為近臣,這為後來的提拔重用埋下了伏筆。

霍去病自幼擅於騎射,會根據戰場形勢靈活運用兵法,這是他個人能力的強大。但背景資源也相當重要,試想霍去病沒有衛青外甥、漢武帝近臣這樣的關系,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小孩,從最基層的大頭兵幹起,想要十幾、二十歲就脫穎而出,那是相當困難的。如果他生活在惠帝、文帝時期,西漢王朝還沒有反擊匈奴的實力,霍去病也沒有機會功成名就。可以說霍去病的偉大,是個人能力與社會形勢、背景資源相結合的產物。

十八歲那年,霍去病被封為校尉跟隨大將軍出征,衛青給了他八百壯士。霍去病第一次用兵就大獲全勝,斬首、俘虜敵人兩千多,包括匈奴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甚至還有大單於的叔父。由於功勞在全軍中最高,漢武帝封他為冠軍侯;元狩二年河西之戰,霍去病兩次出擊,俘虜休屠王祭天金人,殲滅、受降匈奴八萬餘人,聲望已與舅舅不相上下;元狩四年,參與漠北之戰,漢軍斬首匈奴七萬多人,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自此匈奴遠逃,漠南無王庭。衛青的門客、朋友為了自己的前途與錢途,紛紛離開了大將軍,跳槽到霍去病那邊去了。僅僅二十二歲,他就已經當上了大司馬,成為漢朝軍界的一號人物。

就是這樣的戰神,卻在二十四歲那年不幸去世。漢武帝在茂陵為他修建高大的陵墓,封土做的像祁連山一樣,以表彰他的赫赫戰功,墓前還有著名的“馬踏匈奴”石刻。至於霍去病的死因,《史記》、《漢書》都沒有太多提及,只是簡單地說他病逝了。到底什麼病呢?有觀點認為征戰過程中飲用了不幹淨的水源,導致疾病纏身,最終醫治無效;還有觀點認為連年征戰,高強度的工作搞垮了身體,積勞成疾而亡。比較陰暗的還有說漢武帝嫌霍去病、衛青功勞過大,對皇權不利,暗中害死了霍去病,對外宣稱是病亡。

NO.2 孫策

建安五年,江東之主孫策突然死去,年僅二十六歲,兩人或成最大贏家。

第一個是正在官渡與袁紹對壘的曹操,孫策有率軍北上,襲擊許昌,迎接獻帝的打算,如今身亡,免除了曹操的後顧之憂,而且論軍事水平,繼承人“孫十萬”遠遠無法和孫策相提並論。這一點孫策也是知道的,他對孫權說領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我;選賢舉能,保住江東,我不如你。第二個贏家非孫權莫屬,江山是哥哥打下來的,現在老哥沒了,十八歲的年紀白白得到了江東之地,好比天上掉餡餅了。要是再等個幾十年,江東就由哥哥的兒子繼承了。

最大的輸家毫無疑問是孫策自己,剛剛奪取了豫章郡,統一了江東地區,正要秣兵厲馬,出征北伐,大展宏圖,卻在此時一命嗚呼,被許貢門客射死。創下了基業,卻沒有享受過幾天,有了天賜良機,卻無法抓住,白白便宜了弟弟。後來孫權登基,只給孫策封了個長沙桓王,死後也沒有享受到太好的待遇。歷史給孫策開的玩笑有點大,賜予他優秀的軍事才能,沒有給他太多的表現機會。當然這也與他自身也脫不了幹系,自己要去丹徒山打獵,沒有提前派人布置安保,給了不軌之徒行刺機會;騎得又是快馬,脫離了護衛人員,使危險系數大幅提升。美國的巴頓將軍也是在打獵途中遭遇意外,和孫策一樣,真是跨越千年的巧合。

NO.3 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是位雄心勃勃的人物,他十七歲登基,表面上不露聲色,放任權臣把持朝政;暗地裏積蓄實力,等待時機,終於除掉了宇文護,削弱了大塚宰的權力,做到了乾綱獨斷。為了增強國力,宇文邕發動了歷史上第二次滅佛運動,拆毀幾萬所寺廟,勒令300多萬僧侶還俗,將寺院占據的大量農田收歸政府,此舉為北周社會增加了勞動力與稅收,使更多成年男子參與到實際生產,而不是燒香禮佛。他又廣泛吸收漢族農民到軍隊中,擴充了兵源,引來了更多能戰之士。與之相對的,東面的北齊在高家統治下越來越弱。建德六年,周武帝派兵出征,俘虜齊後主,使中國北方再度統一。

對宇文邕來說,剩下的對手分布在南北兩側,北面是強大的突厥人,南面是陳朝。只有打敗了突厥,北方邊關的形勢才能穩定;只有滅亡了陳朝,才能實現永嘉之亂後全國的再次一統。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宣政元年禦駕親征突厥的過程中,宇文邕的身體崩潰了,享年三十六歲。

繼位的宇文贇不僅沉湎酒色,還非常短命,給了嶽父楊堅可趁之機。周武帝駕崩僅僅三年,江山再次易主,隋文帝完成了北擊突厥、統一華夏的終極目標。後人在評價宇文邕的歷史功績時,往往會加上一句:“為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假設周武帝泉下有知,看到這句話肯定會火冒三丈、老淚縱橫,辛辛苦苦一輩子,換來的卻是楊家的天下。隋文帝正是站在他的肩膀上,讓中國結束分裂,被突厥人尊為“聖人可汗”。

NO.4王勃

前段時間,南昌滕王閣景區再度推出背誦《滕王閣序》免門票的活動,許多網友得知後,還是默默買了門票,因為千古第一駢文不是那麼容易背誦的。人們常說“一招吃遍天”,六小齡童除了八十年代的《西遊記》,沒有其他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提到王勃,人們想到的主要也就是《滕王閣序》了,其他文章不是說沒有,但在知名度上遠遠不及。再加上王勃屬於英年早逝,二十七歲就因渡海溺水,受驚悸而死。如果他再活三、四十年,社會閱歷、人生感觸增加了,會不會產生更加優秀的作品呢?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在作品中,王勃為自己沒有發揮才能的平台而感到失望。在此之前,他已經遭受兩次暴擊。第一次是在長安,沛王李賢和英王李哲是一對雞友,兄弟倆常常鬥雞取樂,王勃時任沛王府修撰,為了助興,他寫了篇《檄英王雞》的文章給李哲下戰書。唐高宗讀過此文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在挑撥皇子間的關系,是想要重演當年玄武門的教訓,下令將王勃趕出京城。第二次打擊是王勃藏匿了一個叫曹達的官奴,後來怕走漏風聲,又把官奴殺死。事情敗露後,王勃父親被貶往窮山惡水的交趾作縣令,他本人也因為大赦才逃過一死。在南下探望父親的過程中,王勃途經洪州,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沒想到卻因為意外結束了人生。

NO.5 柴榮

周世宗柴榮和北周武帝宇文邕真是難兄難弟,評價柴榮的改革措施、軍事戰績,同樣可以加一句話:“為北宋王朝結束五代十國的割據奠定了基礎”,周世宗生前澄清吏治、興修水利、限制佛教,使千瘡百孔的北方社會得以穩定與恢複。他又參與高平之戰、攻打後蜀之戰、淮南之戰、河北之戰,打退了北漢軍隊的進攻,占領了秦、成、階、鳳四州及淮南之地,還有雄州、霸州等河北地區。可惜三十九歲英年早逝,僅在位六年。

柴榮死後,柴宗訓只有幾歲,根本無法扛起重任,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消滅後蜀、南唐、南漢等割據勢力,完成了周世宗未竟的夙願。宋神宗曾說柴榮是創業英主,如果上天再賜給他幾十年的壽命,功業應該可以比肩漢高祖劉邦。那樣的話,就沒有他的祖先趙匡胤什麼事了,也沒有宋神宗本人什麼事了,天下大概率還是柴家的。宇文邕宵衣旰食,便宜了親家老楊;柴榮日夜操勞,便宜了信賴的同事老趙。知人知面不知心,皇帝生前靠演技,皇帝死後靠暴力。成者王侯敗者寇,人們傳頌更多的是隋文帝和宋太祖的大業,對於墊腳石的關注明顯就要少了,盡管他們也很出色。

黃泉路上無老少,漫漫歷史長河中,英年早逝的人物還有很多。撰寫《過秦論》的賈誼,留下“黑雲壓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詩鬼李賀,寫下《再別康橋》的徐志摩,譜寫《義勇軍進行曲》的聶耳……哪一個人的過早離去使你最感到惋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