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趙國先祖趙鞅:一生用對2人,1個是聞名天下亂臣賊子,另一個更厲害


2022年2月14日 - 歷史小編  
   

趙鞅(趙志父、趙簡子),趙成之子,春秋時期趙氏的又一位強力人物,不僅富有才略,而且富有健康的身體,對於趙氏家族在晉國的發展以及最後的成功具有極其關鍵的意義。

《國語》記載了趙鞅與叔向的一席對話。

趙鞅感歎:“魯國的孟獻子有五名願效死力的勇士,我連一個也沒有,為什麼呢?”叔向答:“這是您不想有罷了。您如果真想有,我羊舌肸都可以做一個角鬥士呢!”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叔向的話把這個道理更加直觀生動地講了出來。

人才的競爭是家族競爭的極端重要內容,而趙鞅在選任能臣方面,無論是意識還是行動,也都是走在了六卿的前列。六卿之中,趙鞅的求賢若渴是最突出的,他手裏的人才庫自然也就十分優秀和壯大。其中最優秀、最典型的,是董安於和陽虎二人。

1 、董安於(董闕於)



  

董安於,據說是先前大名鼎鼎,秉筆直書指責趙盾弑君的董狐的後人。

對於趙鞅以及當時的趙氏而言,董安於的地位與作用都是首屈一指的。董安於是趙氏家臣,不但才乾優異,而且忠心耿耿。他似乎比趙鞅年長,是趙鞅早期(執政之前)最貼心和可依靠的忠臣和能臣。

這個董安於,少年時期擔任趙氏家族的文密工作,是趙氏家族起草文告政令的一支筆,不但才華卓著,而且其義也是聞名於諸侯;壯年時期,擔任司馬之職,負責趙家軍隊的司法工作,秉公執法,將趙氏治理得十分清明;年長之後,則擔任趙氏家宰的職務,成為家族的總管,趙氏之民都沒有二心。這樣的履歷和業績,自然奠定了他在趙氏家臣中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和地位。

相關文獻中關於董安於的記載留下了不少,這裏選其幾則,以展現他的才德、風格及其在趙鞅心目中的位置:

(1)遲到

一次,趙鞅從晉陽到邯鄲去,走著走著,忽然停了下來,拉車的小吏問其故,趙鞅說:“董安於還在後頭呢。”小吏說:“您車子的一舉一動都是三軍的大事,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就停了下來?”趙鞅只得下令繼續前進,但剛走百步又停了下來,小吏正要再次勸諫,董安於已經趕過來了。

兩個人開始邊走邊談:

趙鞅:哎呀,我忘了安排人把秦晉交界的路口堵上了。

安於:這正是我行軍落後的原因。
趙鞅:我忘了讓人把府中的珍寶拉上了。

安於:這正是我行軍落後的原因。

趙鞅:行人(外交官)燭過年紀大了,凡他說的話無不為晉國所師法,我走得匆忙,忘了向他辭行並聘問了。

安於:這正是我行軍落後的原因。

趙鞅:那咱們繼續趕路吧!

這個故事出自《說苑》,後面還有評語:簡主可謂內省外知人也,故身(逸)國安。

(2)治邑

話說董安於曾擔任趙氏的采邑上地的長官(守),赴任途中經過山區,看見一道深澗,兩邊石岸陡峭,如同刀削,險峻無比。

就詢問當地人:“這條澗有人下去過嗎?”

“沒有。”

“有沒有不懂事的小孩或者癡聾狂悖的人下去過?”

“沒有”。

“有沒有牛馬犬豬下去過呢?”

“沒有。”

董安於喟然歎息:“我知道怎樣去治理上地了。如果我的執法決不寬赦,犯了法就象掉進這道山澗一樣必死無疑,那樣就再沒人敢於犯法了,怎麼可能治理不好呢?”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

(3)求死

趙氏在經歷了邯鄲午事件後,重新歸於安定,在趙鞅看來,似乎已經是萬事大吉了,興沖沖地開始封賞功臣。這次堅守晉陽,董安於功勞最大,要給予重賞,但董安於拒絕了。

趙鞅一再堅持,董安於道:

“當初臣年少時,為趙氏作文書,幫助起草文告命令,為當世人所稱道,信義樹於諸侯,您沒有賞我;及臣壯年,操心勞體擔任您的司馬,為您執掌軍法,軍中沒有發生過暴虐邪惡之事,您沒有賞我;臣年老之後,穿起禮帽禮服寬袍大帶擔任趙氏的家宰,使百姓對您沒有二心,您沒有賞我。這次臣一時喪心病狂參加了內戰,您卻一定要賞我了。與其因為自己的喪心病狂受賞,臣還不如逃亡去呢!”

說罷轉身就往外跑,趙鞅趕緊挽留,賞賜的事情也只得作罷。

在董安於看來,趙氏的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

趙鞅歸來,對於韓不信、魏曼多兩人而言自然是正中下懷,但在荀躒看來則未必是好事:

第一,趙鞅這個人強悍而堅韌,將來難免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第二,這次是韓不信、魏曼多為趙鞅求的請,今後韓、趙、魏三家將更加和睦,而自己將成為“孤軍”,戰略形勢也大為不利。眼下若不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進行控制,今後難免更加難以收拾。

更關鍵的,荀躒最寵信的梁嬰父與趙鞅的主心骨董安於關系十分不好,這時立即抓住機會,出來提醒荀躒:



  

“今天如果不殺死董安於,讓他在趙氏家族執政,將來整個晉國一定會落入趙氏手裏的。這次趙鞅私自處死趙午,首先發難,就是董安於的主意,您何不利用這次機會,繼續追究趙氏的責任,順便除掉他呢?”

荀躒深覺有理。

前 496 年初,荀躒派人告知趙鞅:

“這次動亂,範、中行兩家確實發動了叛亂,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董安於造成的,董安於才是動亂的謀劃者。晉國有命,始禍者死。現在荀寅、士吉射二人已經伏罪,只有他還在逍遙法外。謹此向您奉告!”

面對這樣的脅迫,無論趙鞅是多麼地強悍,此時也是絕對不敢強硬的

軍事上,家族剛剛經歷一番苦戰,元氣大傷;政治上,荀躒是國家執政,自己的頂頭上司,把柄又著實抓在了人家手裏。——但要處置董安於,趙鞅又實在難舍。

左右為難之際,還是董安於挺身而出:

“我死了,晉國就能得以穩定,趙氏就能得以平安,既然如此,我還怎麼可以貪生?人誰不死,我現在死,已經是很晚的了。”

最終,為了趙氏家族的利益,董安於自縊而死。趙鞅還得忍住悲痛,將安於的屍體陳於街市示眾,並通知荀躒:“你命我懲處罪人,現在安於已經伏罪而死了,謹此向您稟告。”

趙鞅這才算是過了最後一關。隨後,又與荀躒單獨結了一次盟,趙氏終於轉危為安。此後,董安於的靈位被安置在趙氏宗廟,世代享受祭祀。

董安於主動為趙氏的利益而死,這也說明趙鞅的知人善任。

2、陽虎

陽虎投靠趙鞅在公元前 500 年,這年6 月,魯國出動大軍攻打陽關,陽虎命手下焚燒陽關的城門,戰場一片大亂,陽虎一行也就趁亂沖出,逃往齊國。

在齊國,陽虎大力鼓動齊景公伐魯,景公本已動心,但隨國家重臣、九十多歲的鮑文子出來斥責陽虎是亂臣賊子,要禍害齊國,情形馬上逆轉,景公又決心制裁陽虎。經過一番鬥智,陽虎巧妙脫身,繞道宋國,最終來到晉國——此時自己投奔晉國的攔路虎士鞅剛剛去世,中軍佐趙鞅很願意接納他。

聽說趙鞅接納了陽虎,孔丘冷冷放下一句狠話:“趙氏其世有亂乎!”——還不是一般的有亂,而是長期有亂。

《韓非子》記載:聽說陽虎到來,趙鞅親自出迎,立即“相之”——將其任命為首輔。左右紛紛勸阻:“陽虎善竊人國政,怎麼能以他為相呢?”趙鞅很堅決:“陽虎可以盡力竊取,我也可以盡力固守啊。”——就是看中陽虎的才乾了。於是以權術駕禦,陽虎再不敢胡來,而是悉心輔佐。其結果,韓非的評價是:“興主之強,幾至於霸也”。

陽虎,作為當時天下聞名的“亂臣賊子”,但這個“亂臣賊子”的才略也是天下罕有其匹的。能夠欣然接納並進行重用,除了眼力、魄力、膽識外,趙鞅在用人理念方面的突破也是尤其令人欽佩的。三國時期曹操實行唯才是舉還因來不少批評,何況是在宗法力量尚強的春秋時期呢?

關於趙鞅的用人,還有這樣一則事跡:

少室周擔任趙鞅的車右——這是一個象征著勇武與榮耀的職位,聽說牛談勇力非凡,就主動找他比試,發現自己的武功的確不如牛談,於是象趙鞅提出,自己主動讓出車右職位牛談擔任,趙鞅批准,但隨即任命少室周為家宰:“知賢而讓,可以當他人的榜樣了”。

(正文完)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