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長平之戰,損失40多萬人的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大軍和匈奴鐵騎?


2022年2月18日 - 歷史小編  
   

公元前260年,在經過長期的對峙和鏖戰,秦國成為長平之戰的勝利者。

由於主帥趙括被射殺,群龍無首的趙軍士兵只能向秦將白起投降。擔心“趙國士兵反複無常”的白起,下令將這些降兵全部坑殺,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當然,白起坑殺了多少趙國士兵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人認為白起將40萬趙兵全部坑殺,而有人認為被坑殺的只有20餘萬,但是整個戰爭中的損失達到了45萬左右。所以,不論白起到底坑殺了多少趙國降兵,但可以肯定的是趙國的兵力損失在40萬以上。

根據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七國總人口大約二千萬左右進行推算,占地2000餘裏的趙國,人口在350萬左右,軍事動員能力在50萬以上,也就是所謂的“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所以,長平一戰,趙國幾乎是損失全國的兵力,以及絕大多數的精壯勞動力。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趙國最為虛弱的時候,不僅多次擊敗秦軍,殲滅其兵力達30餘萬。同時,當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想要趁火打劫。派10萬騎兵南下掠奪,也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趙國為何能如此快速地恢複呢?

首先,要歸功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這次改革,不僅改變了趙國的軍事結構,還增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同時也讓歷來便有任俠尚武之風的趙國民眾,更加強化了這種習氣。要知道,原本作為士大夫才享有的“射、禦”等軍事技巧,終於開始向平民普及。所以,趙國上下的男子,都是拿起武器就能作戰的後備兵員,甚至那些身強力壯的婦女,也能為趙軍的征戰進行後勤保障。所以,趙國在長平損失40餘萬大軍之後,可以很快地集結一支大軍。

其次,是因為趙國的兵源擴大了,而趙國的兵源擴大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經過趙武靈王的改革,趙國的自耕農人數大大增加,打破了春秋時代從“士”階層選兵的局限,成為組建軍隊的基石。其次,就是趙國經過改革之後,征服了諸多少數民族,不僅擴大了自己的疆域,同時也增加了征兵的範圍,而且這些遊牧民族的男性都能拿起弓箭上馬就能作戰。正是因為有這兩大兵源保障,趙國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



  

最後,就是李牧和“代地兵團”。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長期駐守在代地雁門郡。這裏與北方遊牧民族接壤,所以民風彪悍,很多人善於騎射。李牧利用這個優勢,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機動兵團。據記載,李牧的兵團有“戰車一千三百輛,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沖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這支經過長期訓練的大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長期與遊牧民族交鋒,作戰經驗非常豐富。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再加上智勇雙全的李牧,在戰國時代幾乎很難有人與之抗衡。



  

得益於短時間內可以組建一支新的軍隊,再加上從北方南下的李牧兵團,所以趙國很快就恢複了元氣。在邯鄲保衛戰中,不僅與秦國鏖戰兩年又四個月。而且在邯鄲解圍後的第二年,趙軍還信心滿滿地主動出擊,擊敗了信梁統帥的秦軍。更讓人吃驚的是,燕國為了趁火打劫,出動兩千輛戰車進攻趙國,60萬大軍攻擊趙國。結果是卻铩羽而歸,其南線主帥相國栗腹被殺,北線副帥卿秦和列侯樂閑被俘。

由此可見,長平之戰後,趙國雖然損失慘重,但是由於民間尚武之風濃鬱,很快就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新軍,才能在此後的作戰中多次擊敗強大的秦國和匈奴。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