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國家寶藏·展演季》今晚收官 上海博物館攜商鞅方升再度亮相


2022年3月18日 - 歷史小編  
   

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2018年1月,上海博物館攜三件館藏國寶驚豔總台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當時,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的故事和演繹,讓許多觀眾印象深刻。

三年後,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的商鞅方升再度亮相《國家寶藏·展演季》。

商鞅方升(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供圖)

戰國商鞅方升是戰國時代秦國銅制量器,出土於晚清時期,全長18.7厘米,升縱7厘米,橫12.5厘米,深2.3厘米,容積202.15立方厘米,重0.69千克,為長方形的有柄量器。

據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商鞅方升的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銘文,記載了公元前344年,商鞅任大良造時,頒發標准量器,是商鞅變法到目前為止的唯一實物例證。另一端的銘文則記錄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兼並天下以後,“書同文 車同軌”的歷史信息。“商鞅方升看上去只比手機大一點點,但作為量器,農民繳稅、俸祿發放、糧倉記錄都離不了它。它保證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央廣網發 視頻截圖)



  

作為國家重量級文物,商鞅方升是中國度量衡史不可不提的標志性器物,是戰國至秦漢容量、長度單位量值賴以比較的標准,也是研究秦國量制的極重要的資料。

據悉,《國家寶藏·展演季》在今天(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迎來收官。本期節目中,來自全國三十所參展博物館的館長們將齊聚一堂,為觀眾揭開《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面紗。

《國家寶藏·展演季》今晚收官(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本次特展將中華文明比作水,向觀眾展現多元一體、連綿不絕、兼容並蓄的浩蕩氣象,展覽的單元也依水而定:第一單元為“源”,駐足凝望文明起源之時的點點星芒;第二單元為“流”,展現歷史上民族與民族之間、本土與外部之間、人類與天地自然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第三單元為“匯”,嘗試回答先民們生發的思想、錘煉的技藝、匯聚的典籍如何讓我們凝聚成一個整體,以及中國又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了什麼。

三季磨一劍,自是精品薈萃。本次展覽,各大博物館攜珍貴館藏而來,從新疆到遼寧,自陝西至福建,東西南北中匯聚一堂,展品涵蓋石器、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玉器、瓷器、古文獻等多種文物品類,琳琅國寶包羅萬象,盡顯中華文明的光華璀璨。

即將亮相特展的國寶中,除了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商鞅方升外,還有皿方罍、杜虎符、玉琮、雲門睡虎地秦簡、何尊、長信宮燈、顏氏家廟碑、《鹿王本生圖》(複制品)、金甌永固杯、商周十供、七璜組玉佩、鄂君啟金節、唐波斯孔雀藍釉陶瓶、唐僧取經圖枕等。

編輯:霍博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熱榜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