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究竟是他義薄雲天,還是諸葛亮的謀略


2022年6月21日 - 歷史小編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孫權劉備在長江赤壁一帶與南下的曹操展開戰役,且最終以火攻大勝曹操。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戰役,此役乃是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可以說這場戰爭是這段歷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正因為如此,在三國演義擁劉貶曹的基礎上,很多人都為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感到惋惜,認為諸葛亮不應該讓關羽去守華容道,不然就可以更早的殺掉曹操,成就大業了。

那麼,我們根據史實,從大局分析,關羽放走曹操到底是關公義薄雲天,於心不忍,還是諸葛亮心中有底,運籌帷幄呢?

一、關公之義會使他放走曹操嗎?

關羽作為忠義的化身,在歷史上極具盛名,但我們要知道,義氣並不能左右這樣的大事。劉關張三人桃園結拜,即使曹操曾經對關公那般以禮相待,關羽依舊保護自己的嫂嫂,在得到赤兔馬後過五關斬六將尋找劉備。

由此可見,關公之義乃是大義,不會因為自己的私人原因而壞了大事,當年曹操那般以禮相待也不過竹籃打水一場空。而華容道這一放可不是大義,一方面,關羽已是立下軍令狀,更重要的是,這不僅關乎他自己的性命,更是匡扶漢室大業的關鍵之處。要知道,那可是一個為了達到目標,連親人之間都會反目的時代,曹操曾經給關羽的,不過是他並不在意的金銀珠寶,侯爵之位而已,關羽沒有理由如此照顧。由此可見,關公因義放走曹操本就講不通。



  

二、諸葛亮的謀略之疑

在赤壁之戰中大敗之後,曹操帶著殘兵敗將逃出了主戰場,在道路中先後遇到了諸葛亮安排的張飛,趙雲,糜芳等將,處處擊中要害。且諸葛亮此人乃是謀略細致,極其謹慎的人物,明明安排眾將都在要害處,卻偏偏在華容道這個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地方安排了和曹操有舊情的關羽。

當時的情況,隨便是張飛趙雲中的一個守華容道,曹操怕是都不能活著逃走,難道這真的是諸葛之失,顯然難以自圓其說。更大的可能性,乃是諸葛亮故意為之。所以關羽守華容道不應是巧合,而是必然!

三、曹操若死,誰是真正受益的人?

赤壁之戰時,曹操實力極其之雄厚,擁有號稱八十萬的二十萬雄兵,而孫劉聯軍不過五萬,劉備更是剛剛拖家帶口連著老百姓疲於奔命。若不是子龍驍勇,翼德威猛,怕是連家人都難以保全。

如此大局之下,劉備真的想曹操死嗎?要知道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這樣計劃的,先占荊州,後占益州,以此為根據成鼎足之勢,再聯吳北上抗曹。而劉備借荊州的前提是曹操在,孫權要以劉備為盟友抗曹,曹操一死,孫權定會要周瑜全力攻打荊州。

另外,曹操若死,北方必然大亂且忙於整理,正是孫權北上的大好時機,這時劉備對於他來說就從牽制勁敵的盟友變成了心腹大患。那時的劉備勢力對於他,就相當於西涼馬騰的關西軍對曹操的威脅。這對實力很弱,正在建立基業的劉備乃是極為不利的。

如果曹操不死,逃走了,由於其在北方根深蒂固,親信遍布中原,他依舊是實力最強的一方,不過是失去了快速統一的可能性。而這樣的牽制與拖延,正好符合劉備的心意,這時的劉備為了發展勢力,最需要的不就是安定嗎?

綜上所述,可見曹操若死,乃是孫權受益,而他逃走才是劉備想要的結果。

四、軍令狀不同之疑

關於諸葛亮的軍令狀,三國中最著名的兩個便是關羽和馬謖,而對比二者我們就會發現實在可疑。

有人說,諸葛亮並未因為放走曹操而以軍令狀殺掉關羽,是因為劉備的求情:'昔吾三人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雲長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容將贖罪'。但對比失街亭揮淚斬馬謖就會知道難以立足之處,馬謖是何人,孔明自己的親信啊,是諸葛亮深深器重之人,諸葛亮平南蠻就是采納了馬謖的計謀。且那時劉備已然辭世,大權自在自己手中,又有多位將軍求情,當然可以順台階而下,但孔明沒有,嚴格按照軍令揮淚斬馬謖。

由此可見,諸葛亮不斬關羽不是因為劉備的求情而原諒了其錯誤,反之,正是因為關羽做了對的事,這前前後後,皆在謀略之中。

五、成全了劉備的仁義

古人行事極其注重名義二字,唯有名正言順才可以受到認可。而劉備的主要戰略思想就是仁義,正是因為其仁義的大旗,才招攬了天下賢士,在那般凶險的年代站穩腳跟,和曹操,孫權這樣的梟雄三足鼎立。而放走落魄的死敵曹操,正是成全了劉備的仁義,使得劉備的仁義大旗越舉越高,天下賢士對於劉備必然更加向往,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曹操死在華容道,魏國就不會建立,三國鼎立的局勢恐怕也難以形成。同時,漢獻帝又無力管理國家,北方局勢將會是一片大亂,群雄爭霸。此時,孫權極有可能代替曹操成為最強的一方,這對當時還比較孱弱的劉備勢力絕對不是個好消息。

當然,歷史沒有假如,華容道放走曹操,不僅不是諸葛亮的失策,反而證明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讓關羽守華容道實在是英明之舉。

綜上所述,放走曹操不僅不會是劉備的遺憾,恰恰相反,這件事對劉備的事業有百利而無一害。正是這一系列操作,讓劉備在亂世站穩腳跟,得以發展勢力,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那般亂世,哪會容許一念之失的存在,所有的巧合不過是早已做好的安排。就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上演了由諸葛亮主導,劉備和關羽傾情出演的一出好戲。最重要的是,這出好戲名正言順,巧妙地用一件小事上的'失誤'成全了大局。

總結:

故而,標題所提出的問題已經得到了一個答案,關羽華容道放曹操,乃是謀略之中的事情。神機妙算的軍師知道曹操必然敗走華容,又要放,又要放的合情合理,誰來做這個人最合適呢?那一定是與曹操有些舊情的關羽了。關羽可以以私情為由放走曹操,這樣就可以掩人耳目,瞞天過海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了。

所以領命那日,大家都心照不宣,故意冷落了關羽,沒有給他分配任務,關羽也毛遂自薦,立下軍令狀。事成之後,關羽又裝作滿臉慚愧地空手而歸,諸葛亮也演出生氣的樣子,叫人綁了關羽就要殺頭。

這時,眾將和劉備出來求情,煞有介事一般,諸葛亮有了台階就下,一場政治好戲演的是出神入化。使得赤壁之戰的最大受益方變成了劉備勢力,孫權和周瑜是有苦也說不出啊,作為三國三大戰役之首,這場戰役果然不是簡單的合力抗曹,幾家之間的勾心鬥角實在令後人唏噓。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個恰到好處的時間地點,一個最合適不過的人選,獲得了一個最難以獲得卻最需要獲得的結果,不得不說,諸葛亮作為千古一相,其謀略不是常人可以琢磨的。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