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李衛的後人為何沒有大出息,看看李衛乾過什麼事,就知道了


2022年7月02日 - 歷史小編  
   

清朝官場中最富傳奇色彩的官吏,莫過於李衛。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人正直義氣;為臣忠心耿直;為官廉潔為民。可就是這樣一個牛人,他的後人為何沒有大出息呢?快隨小編一起來探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現代有些影視劇裏,把李衛演繹成鬥大字不識一筐的文盲形象,即使是給皇帝上奏折,因為不識字也只能以畫圖的方式送達。有點類似於金庸小說裏的韋小寶給康熙上奏折。

但我們知道,韋小寶是小說虛構的人物,小說講究以精彩的情節饗讀者,只要讀者看得開心,即便有些不合史實的情況出現,也無傷大雅。但李衛在歷史上卻是真實存在的,他之所以給人一副文盲印象,大約是因為他的官是捐來的。

李衛在康熙五十六年,也就是1717年捐個官為員外郞,那一年他29歲。員外郞是個什麼官呢?咱們從古代小說中,經常能讀到某府或某縣的某某員外,這裏的員外便是從員外郞這裏來的。因為捐個員外郞所需資金不菲,一般都是家資殷實的商賈富紳才有能力捐得起。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對於富有的地主或財主便以員外相稱了。



  

李衛捐的員外郞是從五品,據說當時花了大約九千多兩銀子。這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捐的官一般都是候補的虛職,有時運氣差,可能幾十年也等不到實缺。李衛算是非常幸運的,他捐官沒多久便進入兵部任了實職。後來又任了戶部郞中,也就是說李衛在戶部已經是個部門小頭頭了。

然而,李衛真正的平步青雲,卻是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後。他先是被任命為直隸驛傳道,還未到任,又改任命為雲南鹽驛道,然後從布政使到浙江巡撫。雍正五年(1727年),李衛又升任浙江總督。

自1717年捐資員外郞,到1727年成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李衛用短短十年時間,達到了他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一切不是單單靠幸運就能做到的。

縱覽李衛的任職經歷,其主要成就之一就是緝查私鹽。鹽稅是清朝重要稅收之一,李衛主管鹽政之時,當時販賣私鹽的組織人數眾多,結構複雜,販私活動地域廣泛,並且持械聚眾販賣私鹽現象經常發生。

針對這些問題,李衛一方面及時有效地向朝廷上疏,認為要治理浙江私鹽猖獗的問題,需要以海寧長安鎮為中心,向外擴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強巡查。另一方面,李衛采取主動出擊,逐個擊破等方式,對販私活動進行打擊,取得顯著效果。

李衛還非常注重民生工程,積極修築海塘,帶領百姓開墾荒地,減少賦稅,贏得民眾的一致擁護。除了緝查私鹽、關心民生,李衛還擅長彈壓地方,從清廷的角度講即善於捕“盜”。這在穩定清朝政府的統治上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不過李衛更值得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高尚品格。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衛彈劾時任內閣首輔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之弟、步軍統領鄂爾奇營私擾民、魚肉百姓,經調查屬實,李衛獲得雍正帝嘉獎;乾隆二年(1737年),李衛奏疏稱,誠親王府護衛庫克同安州百姓爭搶土地,情況屬實,乾隆帝嘉獎李衛秉公執法;乾隆三年(1738年),李衛彈劾河督朱藻的貪汙劣跡,其弟朱蘅要挾地方官吏並插手賑災之事,經吏部尚書訥親、刑部尚書孫嘉淦查證,情況屬實,最終對朱藻、朱蘅二人繩之以法……



  

作為漢人李衛敢於彈劾親王和滿族官員,這在清朝的確是要冒一定風險的。他在得到當時最高領導——皇帝首肯的同時,也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而這些權貴在朝中的勢力都是盤根錯節的。所以在李衛去世以後,他的後人在清朝官場都沒有什麼大的建樹。除了他的長子李星垣官至兩廣總督,和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外,其餘子孫大都默默無聞。這很可能是李衛在世時得罪的一些權貴,對其後人實施了某些打壓。

不管怎麼說吧,在清朝官場李衛的確稱得上是一個傳奇。他去世後乾隆禦筆為他題碑: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直隸總督諡敏達公李衛。

如今李衛墓就位於豐縣大沙河鎮政府駐地東北隅。可惜的是,在清朝的時候,黃河發大水,沖毀了一部分墓的地上結構,我們現在看到的李衛墓,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進行翻新重修的。李衛是個傳奇,他所做的一切,確實值得我們尊重。

引用資料:《李衛當官》作者:劉和平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梅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