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5月03日 -
:
肺癌晚期人有啥特征呢?如何識別晚期症狀?
作者:彌漫的芍藥香
肺癌晚期人有啥特征呢?如何識別晚期症狀?肺癌晚期通常指的是Ⅲ期及Ⅳ期肺癌,此階段腫瘤已經發生轉移並出現一系列嚴重的症狀。了解這些症狀對於及早識別和治療肺癌至關重要。
肺癌晚期的典型症狀包括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痛以及體重顯著下降。咳嗽通常是由腫瘤壓迫支氣管黏膜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所致,可能伴有聲音嘶啞。痰中帶血則是由於癌細胞侵犯肺部血管所致。呼吸困難是肺癌晚期患者常見的症狀,由於腫瘤導致的肺功能受損,患者會感到呼吸急促,尤其在活動後更為明顯。胸痛可能由腫瘤直接侵犯胸壁、肋骨或縱隔淋巴結轉移引起,疼痛可位於胸部中央或一側,有時放射至肩背。體重顯著下降則是因為肺癌患者的代謝率增加,同時食欲減退,營養攝入不足。
除了上述症狀,肺癌晚期患者還可能出現骨疼痛,特別是背部、腰部和骨盆區域,這通常是腫瘤擴散至骨骼所致。此外,患者還會感到疲勞和虛弱,這是因為身體機能受到癌症的嚴重影響。
在中醫理論中,肺癌晚期多辨證為氣血瘀滯型和痰濕蘊肺型。氣血瘀滯型患者表現為咳嗽不暢、胸悶氣憋、胸痛有定處、痰血暗紅等症狀,治療宜活血散瘀、行氣化滯。痰濕蘊肺型患者則表現為咳嗽、咯痰、氣憋、痰質稠粘等症狀,治療宜行氣祛痰、健脾燥濕。中醫治療肺癌不僅關注腫瘤本身,還注重調整患者的全身狀況,改善體質,提高生活質量。
中醫治療肺癌的優勢在於其整體觀念和個體化治療。中醫通過辨證施治,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與西醫的化療、放療相比,中醫治療的副作用相對較小,患者更容易接受並長期堅持。此外,中醫治療還能緩解肺癌患者的不適症狀,如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等,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中醫藥物可以調節機體免疫狀態,改善營養狀況,從而增強患者的抵抗力。部分中草藥具有抗腫瘤活性成分,可能通過抑制癌細胞增殖或誘導其凋亡來發揮抗癌作用。對於晚期肺癌患者而言,中醫治療能夠控制病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中醫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認可,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三聯平衡”抗癌理論,是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結合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多年臨床實踐的總結,其注重癌症患者正氣虧虛狀態的調節,並結合手術、放化療等不同治療階段的實際病情,靈活施以理氣活瘀,化痰散結,攻毒排毒等治法,控制癌細胞的進一步轉移和擴散,以達到身體內部自然狀態下的陰陽平衡,維持癌症病情的長久穩定。
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始於嘉慶辛酉年(公元1801年),傳承距今已歷八代兩百餘年,凝聚著袁氏中醫世家歷代先祖臨床實踐的智慧結晶。在袁氏先祖歷代承傳的珍貴秘本《袁世醫方》中,詳細記載了“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的核心理論與用藥精髓。涵蓋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以及實踐臨床的大量內外治方藥、制作技藝,劑型包括湯、丸、散、膏、丹,以及藥酒、藥膳、藥茶、藥醋、藥粥、藥餅等食療方,多達190餘首,形成了一套系統而獨特的中醫腫瘤診療體系。
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治療肺癌真實案例分享:
翟某,肺癌,2018年6月15日初診
2018年4月,患者無故出現眼睛浮腫,多輪檢查無果未能找到病因。直到5月2日才確診“肺癌,並發的上腔靜脈綜合征引起的浮腫。”進一步完善檢查,“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雙側鎖骨上,右肺門及縱膈多發轉移,上腔靜脈及右肺動脈受侵”病屬晚期,治療起來非常棘手。按照醫生建議開始放、化療,可是放療10次,化療2次後,翟老師的身體慢慢吃不消了,胃脹、惡心、嘔吐、吃不下飯,胸悶乏力,手腳發涼,近一個月體重下降了4斤。為進一步治療,家屬帶其轉尋中醫,2018年6月15日就診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服藥後症狀有所減輕。2019年7月8日複診時,訴“下午CT和MRI複查的醫生說:比以前好,也比同期其它的病人情況好,現在各方面都不錯。”2019年10月23日再次複診一切穩定;2020年6月3日再複診,CT報告顯示腫塊較前相仿,未見明顯變化。2024年回訪近況穩定。
識別肺癌晚期的症狀對於及早治療至關重要。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痛以及體重顯著下降是肺癌晚期的典型症狀。中醫治療肺癌具有整體治療、副作用小、適應範圍廣等優勢,能夠個體化地緩解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因此,在面對肺癌晚期時,結合中醫治療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