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原創安徽一農民插秧,發現西漢墓,考古隊:別種了,種了也得拔_李大寶_定遠_墓葬


字體大小:
2025年5月23日 -
:       
 

原創

作者:趣論古今客

導讀:定遠縣,位於安徽省東部,為安徽省滁州市下轄縣。定遠古有“境連八邑,衢通九省”之譽。定遠縣境古為淮夷之地,戰國時期屬楚地。秦設郡縣時,屬九江郡的陰陵縣。西漢權臣王莽代漢建新,宣布推行新政。他曾改陰陵為“陰陸”,曲陽侯國為“延平亭”。南朝梁武帝時,始以“定遠”為縣名。據《太平寰宇記》載:“梁天監三年,土人蔡豐據東城,自魏歸,武帝嘉之,改曰豐城,立為定遠郡,又改為廣安郡定遠縣”。此後歷代名稱多有更迭,直至唐玄宗天寶四年定遠縣治遷至定城,後歷朝縣治基本未變。

上世紀80年代,安徽定遠縣侯家寨村民李大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自家田裏試著種秧苗。李大寶已經連著在田裏忙活了半個月,眼看著快要弄完。大寶每天去田裏都精神抖擻,想到數月後能收獲不少,他就笑得合不攏嘴。他穿好衣服,拿著秧苗就下了田。忽然,大寶踩到碎片,疼得大叫。

在地裏忙活的人趕忙過來看他,大家把他扶到田邊坐下,原來是個碎陶片。大寶拿起陶片就要扔,旁邊的人攔住了他。他們說:“最近考古隊不是在村裏挖什麼遺址呢,這不會是文物把!要不還是讓考古隊看看。”大寶一想,是這麼個道理,不然以後發現以為是我破壞的。

amocity
amocity

  


正好考古隊就在不遠,大寶被人扶著,拿著陶片去給考古隊員看。考古隊看完,發現陶片應該是墓葬之物,但卻不是正在發掘中的遺址所出。恐怕村裏還有墓葬,考古隊根據大寶提供撿到碎片的地方,以及對周圍進行勘探,發現附近大寶家田下面就是墓葬所在。考古隊決定對其進行搶救性挖掘。

這可把大寶急壞了,他希望考古隊別動自己的田地,考古隊說:“不盡快挖掘,文物可能遭到破壞,這可是關系文物安全的大事,需要你配合呀。”大寶經過思想鬥爭,終於同意考古隊挖掘。經發掘,這原來是座西漢墓。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無封土,無墓道。隨葬遺物均為陶器,有鼎、壺、鈁、灶、罐等物。

amocity
amocity

  


大寶關心自己的田,是不是要過來看看考古隊進展。他問:“可有什麼稀罕之物?”考古隊員小李說:“這裏出土的陶灶保存完好,尖頭形,有灶門和一個火眼。上面還有獸首狀煙囪呢!”這陶灶可是判定墓葬年代重要依據,這種灶類似太原尖草坪漢墓的陶灶。這種陶灶在西漢早期就已出現,根據出土陶器器物組合情況,墓葬年代應是西漢中期或稍晚。

該墓的發掘對於研究西漢時期燒陶技術提供實物資料,也對研究西漢時期平民喪葬習俗提供新資料。對我們研究西漢時期社會生活以及人們審美觀有重要價值。

文字編輯:暮語圖片編輯:阿七參考文獻《安徽定遠侯家寨西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