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5年10月15日 -
:
原創
作者:歷史教堂
若要說三國時期的“常勝將軍”,很多人腦海中肯定會浮現一個人,那便是蜀漢五虎將之一的趙雲。其“常勝將軍”的形象在後世被廣為流傳。
所謂常勝將軍,指的自然是趙雲經常打勝仗,征戰一生很少打過什麼敗仗。
既然有常勝將軍,那麼自然就有常敗將軍,也就是經常打敗仗的人。勝敗乃兵家常事,但若是經常吃敗仗的話,就只能被稱作為“常敗將軍”了。
然而東漢末年時期卻有一位將軍,此人雖說每次都打敗仗,被人視作為沒有腦子的莽夫,但他又總能在吃敗仗後,斬殺敵方名將。
基於此,便有人認為他是被低估了的莽夫!
這位徘徊在莽夫與不是莽夫之間的將軍,便是東漢末年的將領黃祖。
黃祖,東漢末年將領,劉表任荊州牧時,黃祖出任江夏太守。
當時有一名士名叫禰衡,這是一個很有才華、但卻性格剛直高傲的人。孔融很欣賞禰衡,曾多次跟漢獻帝以及曹操推薦。
後來,曹操同意孔融的請求,見一見禰衡,卻慘遭禰衡破口大罵。曹操大怒,但卻忌憚禰衡的才名,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送給了荊州劉表。
禰衡到了劉表那裏後,剛開始還好好的,可沒過多久,他又開始罵劉表。劉表自然也忍受不了,於是就把禰衡打發到黃祖那裏。
來到黃祖這裏,禰衡依然沒有改掉壞毛病,他開始罵黃祖。
黃祖這個莽夫,曹操跟劉表都懶得殺的人,結果被他下令給砍了,正因如此,黃祖才被人冠上莽夫這個名頭。
但你說黃祖是個莽夫吧,他又接連斬殺漢末名將,孫權的父親孫堅,便是被黃祖所殺。
初平三年,袁術派遣孫堅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黃祖不是孫堅的對手,很快便被孫堅給擊敗,於是落荒而逃。
孫堅乘勝追擊,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
黃祖歸來後再次與孫堅大戰,仍不敵孫堅後落荒而逃,孫堅又乘勝追擊,只是這一次追擊,中了黃祖的圈套,被黃祖部下射殺而亡。
從這之後,黃祖便跟孫家結下了梁子。
等到孫堅之子孫策有了氣候,也曾多次攻打黃祖,黃祖打不贏老的,連小的也打不過,多次被孫策擊敗,但他總能逃得一命。
後來,黃祖領兵駐防在江夏,這個時候的孫家,已經由孫權開始執掌。孫權不忘父仇,多次派兵攻打黃祖。
黃祖依然是屢吃敗仗,但他卻在此期間,又射殺了淩操、徐琨等名將。
雖然史料記載對抗孫軍的戰事上幾乎呈現下風,甚至有屢戰屢敗之績,但仰賴劉表的守土防禦戰略,其江夏領土從未落入過孫家之手,而僅有軍民被擄走的記載。
建安十三年春季,孫權第三次西伐黃祖,並以周瑜為前部大督。
這一次的征伐,黃祖依舊大敗,可以說他在跟孫家三代的交戰中,算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只是這一次,他沒有了斬殺敵將的運氣,逃亡途中被孫權的騎士馮則追上梟首。
至此,這位漢末的常敗將軍總算是被孫家軍所斬殺。
黃祖作為劉表麾下大將,曾伏殺孫堅,並面對孫策、孫權的進攻堅持八年,有射殺淩操、徐琨的小勝。
由此可見,黃祖雖然經常敗在孫家軍的手裏,但並不完全是個莽夫,否則也不可能堅持那麼多年才被斬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