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日本少將今井武夫,簽署投降書後滯留南京,上街後沒有仇視沒嘲諷


2022年3月20日 - 歷史小編  
   

"草枯金風急,霜沾火不燃。戰士們,熱忱踏破興安萬重山!"撕心裂肺的呐喊和震人的廝殺仍回蕩和閃現在我們的耳邊、眼前。

1931那年事變,中國東北完全淪入日軍手中。終於,14年的苦苦拼搏,3500萬英靈的見證,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勝利結束。

然而日本曾在中國的種種惡行都已經深深地刻在滿身傷痕的中國歷史上,如今任何一個中國人談及時這些過往時都不免毛骨聳立,憤恨滿腔。

那麼身處那樣血流山河的時代的中國人們,經歷過屠殺的南京人們,看見一個日本人時,是否會就有想將其撥筋抽骨的沖動呢?

興許許多人會說:"那是必然的!"但是一位日本少將告訴我們,走在南京街上的他,沒有受到任何一個人的仇視。

山河碎,心猶暖



  

1945年2月,日本投降,宣告著中國長達十四年的抗戰勝利,全世界抗法西斯戰爭勝利。在無數人的注視與相機的聚焦下,日軍少將,今井武夫,作為簽署協議的日方代表之一,走上簽署投降書的政治桌面。

在他的回憶錄中,他這樣寫道:"將使一行沉痛地陷於傷感之中。我們內心中充滿了絕望孤寂感和不安的心情。作為戰敗國使節,我們等於銬著雙手來中國投降。"

能夠當上少將並且出席會議的日本軍官必然"不一般"。今井武夫在許多歷史戰爭事件上起到了一個"暗手"的作用,或許是說"和平使者"。

他身著"和平"的大衣,成功參謀了事變,說服了眾多迷茫的中國人成為天皇帝國一名"榮幸的使臣"。

且不說民眾們是否清楚今井武夫的身份或是豐功偉績,光是"日本人"這一角色,就足夠讓當時的南京民眾對其"另眼相看了"。那麼日本少將滯留南京處理日本個事件的尾巴時,他是如何渡過的呢?

沒有冷嘲熱諷,沒有惡意相對,沒有仇視,一切都令今井武夫驚訝且慚愧。他與其他日本軍官和國民將領一起聚餐,與鈕先銘少將進行日語交談;他在南京街上用蹩腳的中文惶惶不安地尋求幫助,得到了一波一波的南京民眾的熱心回複。

"金已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哪怕日方無條件投降了,也彌補不了南京古城、南京人民、中國人民在其殘忍殺虐過程中受到的傷害和痛苦。

看見過萬人坑,看見過刀刺傷的嬰孩,看見過裸露跳動的心髒,誰能忍受沾著血的施暴者,或許僅僅是施暴者一方的無辜者,在眼前安然無恙地悠閑晃蕩。只能說,山河碎,人們的心猶是暖的。

南京人民用實際行動向人們展現了他們的友善,他們的大度,他們的人性,溫暖的人性。

他們自然能從今井武夫的蹩腳中文中意識到,這是個日本人,但他們願意用善意幫助一個相遇的普通人,無論民族、不關身份。

今井武夫應該慶幸,一手操縱中日關系並深諳所謂"和平發展"的他,遇上了一群山河碎心猶暖的中國人民。否則,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冷漠無視都可謂最大的善良了。

友善背後的屍橫遍野

弘一法師說過:"心平氣和四個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有人或許會說:"何必對一個日本軍官如此熱情,他應該嘗嘗被欺淩的滋味。"亦會有人說:"南京人民就該這樣做,日本是在美國壓力下才認輸的,我們不能太過自大。"

仇日的人有,精日的人有,好比你在網絡上評論一句:"日本小國",一場大戰即將展開。但我認為,古語有言"中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南京街民那般心平氣和方是我們中國人的涵養。

今井武夫當然應該感歎,走在南京街上的他,沒有任何一個人仇視。要知道,這樣的友善背後是屍橫遍野。就南京本地來講,那場戰爭是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歷史,是我們永遠不可能讓日本抹去的罪行。

轟炸、屠殺、文化掠劫,1937年四十多天的死神遊街,鋪天蓋地的嘶喊、哭泣、尖叫,數達30萬的生命葬送在刀槍或是男人的身體下。

這樣的友善,背擔著是南京、甚至是整個中國死去同胞的屍體,是溫暖的,同時更是沉重的。

心平氣和,這需要南京人民做出多大的勇氣?但他們知道一日沒有寬和,就一日沒有真正的和平。

對今井武夫伸出援手,是在理的,卻不是必須的。而深受殘害的人能夠忍受傷痛,拋下黑暗,不做推動無止境惡性循環的一個齒輪,已經是竭盡全力地心平氣和了,更是難能的涵養與胸懷。



  

這可能是施暴方永遠無法理解、無法擁有的涵養。友善背後的屍橫遍野,他們肩負不起。

胸懷天下,熱血難涼

今井武夫一直擔任著"和平使者"的角色,而在南京不受仇視,可能才讓他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和平。抗戰年過已久,但中國從來都沒忘記過曾經走在泥濘和薄冰上的日子。

梁啟超曾鏗鏘喊道:"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一代代中國人的血液也仍舊在沸騰著,許多人積極關注注中日關系,甚至是中方與其他任何國家的關系,不容自己的祖國受任何一點侮辱。

而縱觀歷史發展,日本遇強愈強,先是漢唐,後有英美。但如今他們也有難以動搖的腐朽社會構架,連安倍多年經營也無法改變。

日本說強是強,卻也步步節制。我們該慶幸嗎?曾經的屠夫也有這一天。我們該反駁嗎?日本GDP高於中國,有什麼好驕傲的。

民眾的聲音總是繁多錯雜,但我想,友善對待今井武夫的南京人民給了當代中國或激昂、或冷淡的民眾一個最好的範例。

我國一直奉行和平外交,面對跳腳無語的對手也是以大國之資,胸懷天下之心從容應對。

我們是受害者,更是絕無可能成為施暴者。發泄多容易,難的是忍,是沉穩,是放長眼界,是放平心態。

為一個無助的人伸出援手,可以獲得一顆真誠感動的心,更可以堵住欲挑是非的人的嘴。與祖國形象一致,讓其他人自去演獨角戲,既穩住端莊,又看盡喜劇,豈不美哉?

南京民眾幫助今井武夫是忘了歷史,涼了血脈嗎?顯然不是。他們是胸懷天下,而熱血仍存。仇視不能當作長矛,仇視不能重振民族。

今井武夫感歎不受仇視,而未來應有更多人感歎:"中國人,溫潤之君;中國,大國之姿。"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