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5年11月24日 -
:
原創
作者:史說新語
如果你是個三國迷,肯定知道“五虎上將”這個名號。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五個人可謂是劉備麾下的頂梁柱,撐起了蜀漢的半壁江山。

關於他們的排名和地位,民間流傳的“關張趙馬黃”其實並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劉備這位三國梟雄,在給這五位上將排座次時,心裏其實有著一套複雜的政治謀略。
今天我們就來掰扯掰扯,看看劉備心知肚明的真相——五虎上將的排名是被迫的,真正的排名應該是怎樣的。

劉備的用人之道:關羽的高位是把雙刃劍
說到五虎上將,最有爭議的可能就是關羽了。關羽的地位在歷史上非常特殊,他不僅是劉備的義弟,更是蜀漢政權的象征。

根據史書記載,關羽被封為前將軍,並持有“節鉞”,這意味著他擁有很大的軍事自主權,甚至可以“先斬後奏”。在古代,能持節鉞的將領可不多,這可是皇帝對忠臣的最高信任。但問題也來了,關羽的高位讓他在關鍵時刻過於獨斷,最終導致了荊州的失守。

溫酒斬華雄:關羽的初露鋒芒
關羽之所以能坐上前將軍的位置,早在汜水關一戰中就初露鋒芒。公元190年,董卓作亂,天下群雄共討之。當時華雄擋住了去路,沒人能敵。
這時,關羽橫刀立馬,毫不客氣地斬了華雄,還是“溫酒斬華雄”,酒還沒涼呢。這一戰,讓關羽名聲大振,成為劉備未來政權的重要基石。

斬顏良誅文醜:關羽的忠勇與威名
關羽的忠勇不僅體現在對劉備的效忠,還表現在他對外敵的無畏。公元200年,關羽在白馬坡一戰中,一口氣斬了袁紹麾下的兩員大將顏良和文醜。
這番操作不僅救了曹操一命,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了關羽的威猛。可以說,關羽是憑借這些戰功坐上了前將軍的位置,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荊州的失守:關羽的孤軍奮戰
公元219年,關羽在荊州戰役中孤軍奮戰,面對東吳和曹魏的雙重夾擊,他最終兵敗被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除了敵方實力的強大,關羽自己對形勢的誤判也是原因之一。

持節鉞的他本應聯合孫權共同抗曹,卻因傲慢而失去了東吳的支持。可以說,劉備賦予關羽的高位是一把雙刃劍,既彰顯了對他的重用,也讓他在關鍵時刻過於孤立,最終導致了荊州的失守。
張飛的悲劇:猛將卻難逃暗算
相比關羽,張飛的遭遇更加令人唏噓。作為劉備的結義兄弟,張飛的忠誠和勇猛從不曾動搖。但他的悲劇在於,雖然他是右將軍,地位僅次於關羽,卻因為性格暴躁,最終死在自己人手上。這就讓人不得不深思,劉備對他的安排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

長阪坡:張飛一聲怒喝,嚇退曹軍
張飛的勇猛在歷史上早有定論。最著名的事跡莫過於公元208年的長阪坡一戰。當時,曹操大軍追擊劉備,張飛僅率領二十騎斷後。面對數萬曹軍,張飛竟然站在橋頭怒喝:“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來戰!”

曹軍被他的氣勢嚇得不敢上前,硬生生被張飛拖住了時間,讓劉備得以脫險。可以說,張飛的勇猛在蜀漢軍中無人能敵。
被刺殺:性格成就英雄,也葬送了他
張飛的性格卻成為了他命運的枷鎖。公元221年,張飛因性格暴躁,屢次虐待部下,最終被手下將領範強、張達刺殺。這一事件讓蜀漢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將。劉備對張飛的安排雖然讓他立下赫赫戰功,但張飛的性格缺陷卻注定了他的悲劇結局。

趙雲的低調:翊軍將軍的真實地位
趙雲,素有“常勝將軍”之稱,他的官職卻似乎並不高,僅為翊軍將軍。在古代軍制中,翊軍將軍是一種雜號將軍,負責護衛君主,地位遠不如前、後、左、右將軍。
但這並不意味著趙雲的地位低。相反,趙雲是劉備最信賴的將領之一,他的忠誠和勇猛多次保全了劉備的性命。

長阪坡七進七出:趙雲的忠誠與勇猛
趙雲在長阪坡一戰中的表現堪稱奇跡。當時,劉備的兒子劉禪被落在敵陣中,趙雲殺入曹軍大營,七進七出,最終將劉禪救回。
這一戰不僅彰顯了趙雲的個人勇猛,更體現了他對劉備的忠誠。可以說,趙雲的官職雖低,但他在劉備心中的地位卻是無可替代的。

多次護駕:劉備的“護身符”
趙雲不僅在長阪坡救了劉備的兒子,還多次在戰場上護駕劉備。趙雲的低調與忠誠讓他成為了劉備最倚重的將領之一。

雖然他沒有像關羽、張飛那樣被封為重號將軍,但他在劉備身邊的作用卻是無可替代的。劉備對趙雲的安排,更多的是出於對他個人能力和性格的賞識。

馬超的失落:昔日西涼猛將,今朝無實權
馬超,這位出身西涼的名將,曾是曹操的勁敵。馬超加入蜀漢後,雖然被封為左將軍,地位不低,但他在蜀漢的實際權力並不大。劉備對馬超的安排,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非軍事上的重用。

西涼名將:馬超的少年成名與曹操對抗
馬超出身西涼名將世家,早年成名,曾與曹操交戰,戰績輝煌。公元215年,馬超參與了漢中之戰,幫助劉備奪取了漢中。馬超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由於失去了西涼豪族的支持,馬超在蜀漢後期的地位逐漸被邊緣化。

政治工具:劉備對馬超的利用
劉備重用馬超,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馬超曾是西涼豪族的領袖,劉備封他為左將軍,意在籠絡西北的勢力。
失去西涼支持的馬超並沒有太多實際權力,他在蜀漢的作用更多的是象征意義。劉備對馬超的安排,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棋局中的布局,而非出於對馬超個人能力的重視。

黃忠的忠勇:年邁老將的最後光芒
黃忠,這位老將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年近花甲的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殺了曹魏名將夏侯淵,立下了赫赫戰功。盡管黃忠年事已高,但他被封為後將軍,負責後方事務,體現了劉備對他的極大信任。

漢中之戰:老將不服老,斬夏侯淵
公元215年,漢中之戰中,黃忠一舉斬殺夏侯淵,震驚了曹魏軍隊。這一戰不僅讓黃忠名聲大噪,也讓蜀漢在漢中站穩了腳跟。黃忠的勇猛和忠誠,成為了蜀漢軍中士氣的象征。

忠勇精神的象征
黃忠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在關鍵時刻展現出的勇猛和忠誠,成為了蜀漢軍中的精神象征。劉備對黃忠的重用,更多的是對他忠勇精神的認可,黃忠的官職雖然不高,但他的精神卻激勵著蜀漢的將士們。

五虎上將的真正排名:劉備的政治平衡術
通過對五虎上將的深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劉備的官職安排並非僅僅依據戰功或能力,而是出於一套複雜的政治布局。關羽的高位是一把雙刃劍,張飛的悲劇源於性格缺陷,趙雲的低調反映了劉備的深厚信任,馬超的失落源於失去西涼支持,而黃忠則是忠勇精神的象征。

劉備心知肚明,他在安排五虎上將的官職時,既要表彰他們的戰功,又要維持內部的政治平衡。這一切,才是五虎上將真正排名背後的深意。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