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吃飯八分飽”是錯的?醫生告誡:55歲之後,吃飯一定要注意這4點_飲食_食物_田明


字體大小:
2025年9月08日 -
:        
 

吃飯八分飽”是錯的?醫生告誡:55歲之後,吃飯一定要注意這4點

作者:內經智慧壽星

在民間智慧與中醫理論中,“吃飯八分飽”一直被視為一種健康的飲食習慣。然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和個體差異的增大,這一觀點是否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在特定年齡段,如55歲之後,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近日,著名中醫專家周田明教授在一次健康講座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告誡大家,在55歲之後,吃飯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四點,以確保飲食健康,維護身體機能。

編輯

一、飲食適量,但非刻板八分飽

周田明教授指出,“吃飯八分飽”這一說法雖有其合理性,但不應成為硬性標准。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其功能強弱直接關系到人體的營養吸收和代謝。55歲之後,人體機能逐漸衰退,脾胃功能也不例外。因此,飲食應以適量為原則,既不過飽也不過饑,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如果感到七八分飽時已經滿足,自然可以停止進食;但如果身體需要更多能量,適量增加也無妨,關鍵在於細嚼慢咽,讓脾胃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和吸收。

二、食物多樣,注重營養平衡

amocity
amocity

  


中醫強調“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即飲食應多樣化,涵蓋穀類、果蔬、肉類等多種食物,以達到營養平衡。55歲之後,人體對營養的需求更為精細,因此更應注重食物的多樣性。周教授建議,老年人可以將食物分成小分量,每天多吃幾樣,同類食物常變化著吃,不同食物巧妙地搭配著吃,以滿足身體對多種營養素的需求。

三、細嚼慢咽,助消化防噎食

amocity
amocity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和胃腸蠕動都會減弱。因此,吃飯時細嚼慢咽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能防止因進食過快而導致的噎食風險。周田明教授提醒,每口飯最好咀嚼不少於20次,甚至更多,以減輕脾胃負擔,提高飲食質量。

四、順應時節,調養身體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在飲食上,也應順應四季變化,調養身體。例如,春季宜食清淡,以助陽氣生發;夏季可適量食用寒涼食物,以清熱解暑;秋季應潤肺潤燥;冬季則需溫補陽氣。55歲之後的老年人,更應關注時節變化,適時調整飲食結構,以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綜上所述,周田明教授認為,“吃飯八分飽”並非一成不變的真理,而是應根據個人體質、年齡和生活環境等因素靈活調整。55歲之後,飲食更應注重適量、多樣、細嚼慢咽和順應時節,以確保身體健康,享受美好晚年。同時,他強調,健康飲食只是養生的一部分,保持良好的心態、適量運動和定期體檢同樣重要。只有全方位地關注健康,才能真正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