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老饕

皮蛋的好,只有人懂!


2021年2月27日 - 老饕小編  
   

埃菲爾鐵塔下的凱旋門

???

說實話,拿皮蛋哄姑娘是什麼操作?掏出現代的任何一道秀色可餐的菜,小編都只會大呼“這也太會了吧”,可是皮蛋這種灰頭土臉也稱不上多好吃的食材,到底為什麼像金疙瘩一樣被捧了出來?

這還不是讓小編最震驚的,更震驚的是寧毅居然拿皮蛋開始創業了。到了第十集,未來江寧最大的四位皮蛋經銷商“皮蛋F4”念出那句“初看頗駭人,品後不羨神”的詠蛋賦時,小編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吃過飯。

後來F4還巧手烹飪了高湯皮蛋、皮蛋炒飯、皮蛋豆腐……雖然作為一個愛吃飯的人來說,不該嫌棄任何食材,但也沒有想過皮蛋居然憑借一己之力,成了萬家人的寵愛對象。

不知道在大家心裏皮蛋是個什麼地位?

小編對於皮蛋的第一印象,和很多人一樣,就是覺得它詭異。聞起來有股怪味兒,口感上雖然軟糯,但又有點奇怪。

本著臭的就是香的,小編還是接受皮蛋的,但談不上熱愛。尤其小時候小編被全家人禁止吃皮蛋,理由很簡單:皮蛋含鉛量過高,吃多了會傻。小編相信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肯定不只有飽媽一個人這麼說過。

但是身邊朋友愛皮蛋的也不在少數,出去吃燒烤,總要來一份皮蛋豆腐,在家喝個酒,涼拌皮蛋也是不可缺少的下酒涼菜。在他們嘴裏,皮蛋的美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說皮蛋小眾吧,又很常見,祖國大江南北,誰家還沒吃過一次皮蛋做的菜,說皮蛋大眾吧,奇怪的味道又勸退過很多人。

一時間,小編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判了。認真查了查,皮蛋還算初代“分子料理”,聽起來帶著一股本土的高級感。

不如今天就來聊聊皮蛋吧~

一顆讓江寧人打開新世界大門的皮蛋,外表平平無奇,剝開後是青黛色琥珀般晶瑩剔透的蛋清。如同工筆畫般勾勒出的花紋,片片潔白形如松針。深綠色漸變的蛋黃,柔韌彈牙,微微顫動。

初入口有種橫沖直撞的生硬澀味,但咀嚼後就變成了悠遠綿長的奇異香味兒。有種層次遞進的味道,細品中帶著意趣。

試問這個世界上還有人感受不到皮蛋的美好嗎?!

其實是有的,在他們嘴裏,皮蛋是“那個帶著惡臭的玩意兒”。

皮蛋的臭味,是制作過程中某些金屬離子和蛋白質中的硫結合後產生的。硫化物的味道,雖然總會讓人聯想到生活中不舒服(和諧)的體味兒,但當它存在於食物中時,臭味只是短暫的,因為會瞬間被“鮮香”代替。

這裏就不得不提有如神來之筆的氨基酸。皮蛋的制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谷氨酸,這可是鮮味的密碼。小編之前在羅列臭味食物的時候,就非常認真地提了,臭就是香,臭就是鮮,就是好吃!

而一顆鴨蛋又是如何從蛋白小清新變得氨基酸滿滿的呢?

皮蛋其實不需要加熱就可以直接食用,但滋味豐富的皮蛋只是單吃,未免辜負了它的千般風情。

如果認真計較起來,把皮蛋稱為“千年蛋”,還是有源可溯的。皮蛋最早叫“變蛋”,北方人稱為“松花蛋”,大約發明於14世紀。

從現有文獻記載中,1504年成書的《竹嶼山房雜部》裏就有對皮蛋制作工藝的講解:

“混沌子:取燃炭灰一鬥,石灰一升,鹽水調入,鍋烹一沸,俟溫,苴於卵上,五七日,黃白混為一處。”

明代“破殼”的皮蛋,從清代就已經開始風靡人間了。光是清中期的食譜《調鼎集》《食憲鴻秘》中,就有十幾種皮蛋入菜的做法。

皮蛋不但歷史悠久,甚至調停了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南北甜鹹之爭。真是無論祖國山河的哪個地方,總有那麼一群人愛著皮蛋。

湖北人,堪稱全國最愛吃皮蛋的一群人,光是一個端午節就要消滅整整12萬噸的皮蛋。

十堰人從小吃到大的皮蛋菜有兩道,皮蛋剁椒蒸土豆和豆豉鯪魚蒸皮蛋。

皮蛋剁椒蒸土豆,墊底的土豆粉糯微甜,蔥花蒜末的點綴平添辛辣,壓軸出場的皮蛋經過大火猛蒸,原有的澀味被驅散,只留濃香與軟糯。另一道豆豉鯪魚蒸皮蛋,雖是蒸菜卻毫無寡淡之意。滑爽鮮美的皮蛋與豆豉味十足的鯪魚搭配一起,十足的醬香與蛋香味惹得人胃口大開。

▲豆豉鯪魚蒸皮蛋

武漢的夏天,需要靠大排檔和冰啤酒澆滅暑氣,華燈初上宵夜宣告開始時,桌桌必備的人氣下酒菜一定是皮蛋拌撒子。

這道江城人自己發明的涼菜,采用武漢本地皮蛋作原料,加上炸的酥脆油香的饊子,最後再澆上鹹鮮麻辣的碗汁拌勻。饊子的酥香與皮蛋的軟嫩,在麻辣的調和下煥發出勃勃生機。

而湖南朋友吃皮蛋,就非常的火爆。

一道皮蛋擂辣椒,油炸過的青椒和皮蛋一起擂了之後,簡單用醬油和蒜來調味就讓人欲罷不能。

想把這道下酒小菜做到極致,深知其中奧秘的湖南人往往會將辣椒的表皮撕掉後用煤火烤制一番。這樣擂出的皮蛋更多了些焦香,更有湘菜“桀驁不馴 ”的香辣味。

往南去,廣東人也愛皮蛋。體內70%都是靚湯的廣東人,為了遷就皮蛋難以融入水的特質,發明出了造福億萬打工人的早餐之光——皮蛋瘦肉粥。

作為廣東傳統粥品之一,皮蛋瘦肉粥絕對算得上茶樓的招牌花魁。大火滾水煮出的白粥裏,香稠開花的米粒,入口即化的瘦肉,不渾不散的皮蛋,稠粘綿密又清爽濃香。

兩個老友,幾件點心,一碗皮蛋瘦肉粥,無論早茶還是夜茶,小小茶桌上聊的卻已是天南海北,大千世界了。

再到閩南,皮蛋依舊有光彩。閩南有道特色小吃,是皮蛋鴨卷。

脫骨燉熟的鴨肉,趁熱卷入剝好的皮蛋。在冷卻過程中,用竹簾壓制成桶狀,就算大功告成了。油香肉嫩的鴨肉和回味悠長的皮蛋強強結合,外皮勁道內裏綿軟。一口下去,兩種紮實的冷葷迸發出獨特的濃香。

但是誰能想到,這般精彩的小吃,竟然在東北人的飯桌上被發揚光大了。不得不說,皮蛋真是個神奇的食材。

而說到東北人對皮蛋的愛,不只是在年夜飯餐桌上放上閩南小吃皮蛋鴨卷,更是制作出了內有乾坤的涼菜松花雞腿。比起皮蛋鴨卷,做工更複雜,口感更層次分明。

比起鴨肉更喜歡細膩雞肉的東北老鐵們,把蔥姜五香醃制好的脫骨雞腿裹緊皮蛋,大火猛蒸後再用茶葉紅糖熏制成誘人的焦糖色。晾涼後切開,朱紅的雞腿與青黛色的皮蛋,光用看的就讓人能在吹兩瓶大綠棒子了。

在冰城哈爾濱,沒有哪個孩子的童年會少了松花蛋腸的陪伴。把大茴、花椒、肉桂等一些列燉肉料煮成料水後,放進剝殼切丁的皮蛋與打散的雞蛋液,然後灌入腸衣中封口。煮熟的松花蛋腸口感緊實彈牙,鑲嵌其中的皮蛋柔韌勁道,放涼後更是越嚼越香。

松花蛋腸作為年夜飯的冷盤,要是沒了,總讓人感覺杯中的酒都不如往年的香。

北方地區愛好皮蛋也不是一天兩天,河南農家菜裏羅勒科香料荊芥和皮蛋制作的快手菜,是麥收時節忙碌農人們最喜歡的清涼美食。

▲荊芥拌皮蛋

祖祖輩輩習慣用雞蛋制作皮蛋的河南人,把他們引以為傲的黃色“變蛋”澆上砸出的蒜水,再撒上一把碧綠到沁人心脾的新鮮荊芥。

香氣四處飄散,小清新的配色又讓人倍感清爽。一盤子進階荊芥變蛋,再來上一碗新麥擀出的面條,收獲季節的喜悅都在舌尖碗底一一呈現了。

如果放眼台灣,一向對獵奇怪味頗有研究,將皮蛋視為最好的天然氨基酸來源。

皮蛋臭豆腐捏在一起,可以帶來負負得正的美味,成了台中夜市最獵奇美味的排隊小吃。

雙重硫化物經過高溫加熱後,讓整體鮮度飆至沸點。油炸過的皮蛋,外酥內軟的口感與臭豆腐的脆香油潤,味道豐富,鹹香紮實,不存在誰更霸道的情況。放上甜辣醬之後,味蕾就會接受非常飽滿的洗禮。

拋開夜市小吃,普通台灣人家餐桌上的經常出現皮蛋料理三色蛋,要顯得溫暖敦厚了許多。

台灣人家的年菜三色蛋,與日本玉子燒頗為相似,除了味道好口感好,視覺上也讓人喜愛。溫潤如玉的雞蛋白,燦若黃金的鹹蛋黃和夾雜在其中的深邃墨綠皮蛋,擺在盤中像是琉璃拼接的馬賽克大理石。

而鹹味打底的皮蛋到了嗜油喜甜的粵港地區,也毫不失真我本色。

和幼滑細潤的蓮蓉一起裹了水油酥皮的皮蛋,高火烘炙後就成了自茶餐廳裏最有“個性”的中式糕餅——皮蛋酥。有甜有鹹的味道與濕潤酥香的餅殼,搭配出差異化的口感與質感。

除了這些地域特征比較強的皮蛋菜,皮蛋豆腐、涼拌皮蛋等,可都是南北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菜,更撫慰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朝吃貨。

或許是現在網絡發達,越來越多的高顏值菜品和網紅菜譜出現在我們眼前,皮蛋這種灰頭土臉的傳統本土食材,難複往日風光。加上聞起來確實勸退,可能很多人還沒嘗試過,就把它歸為黑暗料理了。

▲ 子姜皮蛋

如果不是這次《贅婿》的熱播,恐怕皮蛋還將繼續低調下去。

但小編認為美食的魅力在於創新接納,也在於堅守保留。給傳統食材一點空間,既是對傳承的期許,也是對自身文化的認可。

不說了,小編這就去開發皮蛋的100種做法了。